一、全球 Top10 大洗牌:MIT 十四连冠,IC 逆袭成欧洲之光
2026 年 QS 世界大学排名于 2025 年 6 月 19 日正式揭晓,这是该排名发布 22 年来规模最大的一次,覆盖全球 106 个地区的 1500 所院校。最震撼的莫过于帝国理工学院(IC)连续第二年稳坐全球第 2,超越牛津(第 4)、剑桥(第 6),成为英国乃至欧洲高校的天花板!
全球 Top10 完整榜单
排名 | 高校 | 地区 |
---|---|---|
1 | 麻省理工学院(MIT) | 美国 |
2 | 帝国理工学院(IC) | 英国 |
3 | 斯坦福大学 | 美国 |
4 | 牛津大学 | 英国 |
5 | 哈佛大学 | 美国 |
6 | 剑桥大学 | 英国 |
7 | 苏黎世联邦理工学院 | 瑞士 |
8 | 新加坡国立大学 | 新加坡 |
9 | 伦敦大学学院(UCL) | 英国 |
10 | 加州理工学院 | 美国 |
- MIT 的神话:连续 14 年霸榜全球一位,学术声誉与研究影响力无人能敌。
- 英国高校杀疯了:全球前 10 中独占 4 席(IC、牛津、剑桥、UCL),前 50 里伦敦国王学院(31)、爱丁堡(34)、曼大(35)均表现亮眼。
二、中英高校势力崛起:北大清华冲进前 20,32 所内地高校排名上涨
(一)中国内地高校:从 “跟跑” 到 “并跑”
- 北大清华领跑亚洲:北京大学全球第 14(亚洲第 3),清华大学第 17(亚洲第 4),双双刷新近年最好成绩。
- C9 联盟集体爆发:复旦大学(30)、上海交大(47)、浙江大学(49)稳坐前 50,南京大学(103)首次逼近全球百强,中科大(132)、哈工大(256)等均进入内地前 15。
- 黑马突围:32 所内地高校排名较去年上升,武汉大学(186)、北师大(247)等非 C9 院校也实现跨越式进步。
(二)英国高校:从 “精英教育” 到 “全面开花”
除 Top10 的 4 所院校外,英国前 100 高校还包括:
- G5 常客:LSE(56)依旧是社科领域的王。
- 罗素集团中坚:布里斯托(51)、华威(74)、伯明翰(76)等稳居世界百强。
- 国际化优势:英国高校的国际教师与学生比例得分全球第二,仅次于沙特阿拉伯。
三、排名指标大变革:可持续性、就业力成新 “硬通货”
今年 QS 首次引入三大全新指标,彻底改写排名游戏规则:
- 国际研究网络(5%):衡量高校跨国家、跨学科的科研协作能力,IC 的科研全球化程度直接拉满其得分。
- 就业能力(5%):首次将毕业生就业质量纳入核心考核,MIT、斯坦福等校企合作紧密的院校优势凸显。
- 可持续性(5%):响应全球气候与社会正义议题,剑桥、哥大等在绿色科研领域的投入转化为排名优势。
传统指标权重调整:学术声誉(30%)、雇主声誉(15%)仍占大头,但 “单位教员论文引文数(20%)” 更严格剔除自引,倒逼高校提升科研质量。
四、美澳高校 “冰火两重天”:MIT 独美,半数美国大学排名下滑
- 美国:头部稳、腰部慌
MIT(1)、斯坦福(3)、哈佛(5)依旧制霸,但超半数院校排名下跌:加州伯克利(17)跌出前 15,普林斯顿(25)、耶鲁(21)跌出前 20,哥伦比亚(38)连续两年停滞不前。 - 澳洲:八大名校集体进前 50
墨尔本大学(19)、新南威尔士(20)、悉尼大学(27)等均位列前 30,成留学性价比之选。
五、给准留学生的 3 个良心建议
- 排名≠全部:IC 的工科全球领先,但文科弱于牛剑;LSE 的社科吊打多数藤校,却因综合规模吃排名亏。
- 关注新指标:想进外企或跨国科研团队?优先选就业力、国际研究网络得分高的院校(如 MIT、IC)。
- 中国高校性价比飙升:北大清华的学术声誉已超部分美国 Top20,且学费仅为欧美 1/3,“留学平替” 属性拉满。
你的母校今年排名涨了吗?快来评论区聊聊你对这份榜单的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