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国际高等教育研究机构Quacquarelli Symonds(QS)正式发布了2026年世界大学排名。这是该排名体系自2004年首次发布以来的第22次更新。本次排名依托对1640万篇学术论文、超过15.1万名学者与10万名雇主的反馈意见,力图从多个角度反映全球高校在教学与研究、国际化水平、雇主认可度等方面的表现。
QS世界大学排名近年来不断调整评估体系,以更全面地呈现各校综合实力。今年,在原有的指标基础上,QS新增了“国际学生多样性”(International Student Diversity,简称ISD)这一非加权观察指标。该项指标不仅考虑国际学生的比例,还引入了其国籍分布情况,以进一步反映校园文化的包容性和国际背景的广泛性。尽管这一新维度暂未影响总分,但对于有意出国深造的学生而言,可为择校提供更多维度的参考。
从本次排名结果来看,美国在全球高等教育格局中依然保持活跃,共有192所院校进入榜单,数量居于各国前列。其中,在世界前10名的院校中,美国占据了4席。麻省理工学院延续去年的排名,斯坦福大学排名提升,回到前三。哈佛大学和加州理工学院则分别位列第5和第10名。
在世界前50的高校中,美国院校共有15所上榜,整体变动较小。芝加哥大学的排名较去年提升了8位,升至第13;宾夕法尼亚大学略有下降,位列第15;康奈尔大学保持去年位置,排名第16;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仍位于前20内;耶鲁大学、约翰霍普金斯大学、西北大学等高校排名有所提升;而普林斯顿大学、哥伦比亚大学和UCLA略有下滑。
进一步来看,在世界前100名中,美国高校共有26所入榜,数量仍具规模。卡内基梅隆大学、杜克大学、加州大学圣地亚哥分校、得克萨斯大学奥斯汀分校、布朗大学等均位列其中。其中,布朗大学排名上升10位,表现较为突出;波士顿大学的提升幅度更为显著,较去年上升了20位,首次进入世界前100名,与普渡大学并列第88位。伊利诺伊大学香槟分校、华盛顿大学、宾夕法尼亚州立大学等高校也继续保持稳定表现。
对于计划赴美留学的学生来说,QS世界大学排名可以作为了解院校办学情况和多维度对比的一个工具,但并非决策的依据。排名所涉及的学术影响力、雇主口碑、国际构成等维度,能够帮助学生在申请前对学校的学术氛围、就业资源以及校园环境有初步判断。然而,留学选择还应结合自身学术背景、专业兴趣、职业方向、地理偏好和经济预算等因素进行综合考量。
随着全球高校愈加重视跨国交流与学术合作,美国高校在提供多样化课程、支持学生科研发展、加强国际学生服务等方面不断完善,为国际学生营造更具包容性与支持性的学习环境。此次QS排名的发布,不仅展示了各校在全球舞台的表现,也为未来的申请者提供了新的参考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