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 年高考人数少了?出国留学的比例增多啦?
2025 年高考报名人数新鲜出炉,1335 万人比去年少了 7 万,这可是 2017 年以来头一回下降。可能有家长琢磨:"这到底咋回事?我家孩子高考压力是小了还是大了?" 其实这事就像咱家晚饭菜谱变了,不是单一因素,是好多事儿凑一块儿了,尤其是现在孩子上学的道儿越来越多,不非得挤高考这一条路了。
一、先看数据:高考人数咋就少了?
(1)生娃少了,考试的人自然跟着少
2025 年高考的孩子大多是 2006年-2007 年出生的,那时候一年生 1580 多万,比 2000 年前后每年少生 20 多万。就像自来水厂供水少了,下游水渠水流自然变细,高考人数跟着就降了
2)复读的人没以前多了
2024 年复读生涨到 410 万,2025 年新高考一改革,8 个省开始用 "3+1+2" 选科模式,教材和考试规则都变了。复读生发现:"哎,以前死记硬背提分的法子不好使了,还不如早点选个技术学校学门手艺。" 像河南、山东这些高考大省,考生还是一百多万,但福建、江苏无锡这些地方人数反而涨了,该挤的独木桥还是得挤
二、为啥高考人数会下降?
(1)生娃越来越少,10 年后高考人数可能 "大跳水"
2016 年以后,每年新生儿不到 1000 万。打个比方:现在高考人数就像慢慢放水的游泳池,等 2035 年这批娃高考时,可能直接变成小水洼,人数 "断崖式下降" 不是吓唬人。
(2)职校、技校成了 "香饽饽"
2022 年国家给职业教育 "开绿灯" 后,中职生上大学的道儿宽多了。现在职教高考能招 650 万人,浙江计划 2025 年一半中职生都能走 "贯通培养" 直接上大专或本科。2021 年就有 55.9% 的中职生通过单招、对口升学提前拿到录取通知书,像江西 65 万高考生里,8.95 万人早就被高职提前录取了,根本不用参加 6 月高考。
(3)出国读书的孩子越来越多
现在留学可不是啥稀罕事儿了,2024 年留学生 160 万,比 2019 年翻了一倍,国际学校毕业生也多了 23%,差不多 15 万孩子直接申请海外大学。北上广深这些大城市,好多家长觉得:"与其在国内拼得头破血流,不如送孩子去国外见见世面。"
(4)复读这事越来越 "不划算"
新高考改革后,复读生得重新适应选科和教材,以前 "熬时间刷题" 的老办法不好使了。再说现在职校毕业也能挣不少,深圳职业技术学院毕业生起薪 6000 多,跟普通本科差不多,好多孩子觉得 "与其复读一年,不如学门真技术"。
(5)政策和技术让高考变了样
现在全国都实行新高考,选科得琢磨 "物化绑定" 这些门道,报专业更讲究了。AI 监考、盲文试卷这些新技术让考试更公平,但也看出城乡差别 —— 城里孩子用电脑刷题习惯了,农村孩子可能还得适应新设备。
三、现在上学有哪些道儿?从 "独木桥" 变成 "立交桥" 了
(1)传统高考:还是很多人挤,但好大学更难考
2025 年报名 1335 万人,但真正参加 6 月统考的可能更少。"双一liu" 大学录取率才 0.9%,河南 985 录取率 0.014%,北京能到 0.5%,差了近 40 倍,跟 "千军万马过独木桥" 差不多。
(2)职教高考:学技术也能上大学
现在中职生可以通过 "3+4" 连读(3 年中职 + 4 年本科)、"五年一贯制" 直接上高职或本科,山东高职招生人数涨了 18%。深圳职院毕业生起薪 6000 多,不比坐办公室的差。
(3)出国读书:一线城市家长的新选择
留学生 160 万翻了倍,上海新增加 29 个中高职贯通专业,好多国际学校毕业生直接申请国外大学。家里条件好的家长算笔账:"国内高考内卷这么狠,不如早点送孩子出国学本事。
4)自由职业增多:
数字化经济时代,年轻的小朋友们,几乎都是伴着手机APP一代生长起来的,这一届的小朋友们网感更强,考试不行,但是手机学习新技能却玩得飞转。
四、总结:以后孩子上学该咋选?
我问过一个果断放弃高考转留学赛道的孩子,他说早腻味了高考重复刷题的模式,小时候参加过美国的插班冬令营,他觉得那才是真正涨知识的学校。即便去不了名校,也能学很多硬本领回来。
放弃高考,虽然可以选择的路径多了,但这并不代表高考就变容易了,985依然是难考。长期来看,教育的路是越走越宽了,每个孩子都能找到自己适合的大学之路。
有位老师说得好:"以前高考像独木桥,掉下去就完了;现在变成立交桥,往左走右走都能到目的地,重要的是找到最适合自己的那条路。"
以后孩子上学,真不用死盯着高考这一条道,根据自家情况选条顺溜的路,说不定走得更宽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