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长有话说-北科学长亲口告诉你如何申请大满贯
背景介绍
申请难点
留学规划与提升
院校解读
留学方案
案例分析
时间规划:大二决定出国,先学托福,大三寒假学 GRE 两个多月,春季开学联系老师接 触科研,同时反攻托福一直到大四开学申请。规划个人认为是一个主流的工科生规划,前期 比较拖沓,后期从天亮到天黑,接下来展开讲一下每项。 语言:个人英语是真的不好,2016 界北科大录取北京生源英语成绩倒数第一。所以大 二学托福的时候就比较痛苦,加上总觉着时间还长,学习量上不去,成绩自然出不来。考完 GRE 着急了,每天早 7 晚 10,考了好多 99,就是没有 100。GRE 强烈建议,短周期备考,高 强度冲刺式学习,数学一定要向着满分考, GRE 单词书反复背,填空能做多少遍就做多少遍, 每道题都要想清楚逻辑、查准了意思才有效。英语渣还是少说英语,防止万一误人子弟。 GPA:这个虽然不高,但是学生还是很骄傲。大一加权成绩 81,GPA 好像 3.2 左右吧,其 实学的挺努力的,奈何不适应大学考试模式,加上一身傲骨,遇到不喜欢的老师绝不低头, 导致了有一丝惨淡的成绩。大二开始,公共选修课只选给分高的,适应了大学考试题,包括 整个大三,所有成绩都是贴近 90 分,费了老鼻子劲终于上了 3.5。因此奉劝同学们,刷 GPA 是绝对有技巧的,选课是一门学问,通识课遇到教的不好、不负责任或者就是看不顺眼的老 师可以找教务处看看能不能换个课堂。 科研:大二想着找过老师,由于课程设计的问题(学校 17 级已经改革啦),什么专业课 都没学,自然没有人会要。因此,学生建议大一大二的同学可以不参加专业的科研,先接触大 学生各类竞赛,这点学生做的不好,学生只去了一个 SRTP,扩扩圈子,多认识点人,多了解点终 究是没坏处的,没准就帮上你少走弯路,做出不错的成绩也是一个漂亮的简历内容,选队友 比选课题重要多了。大三,学生搜索学院网站,给感兴趣的老师发邮件,发一封等两天,被拒 绝了是常态,不理你那更正常,直到有老师愿意了,也要和老师聊一聊,你不喜欢或者不适 合就告诉老师,这毕竟是一个双向选择的过程。强调,自己主动发邮件!!!你一个本科生你 不发,哪个老师认识你,知道你想做实验啊!大三以后的科研学生都是在一个老师那里做的, 老师人好 hhh。没发东西,第一是学生的接触的时间的确少,开始的科研都说成是打杂一点不 过分,但是就是这样学生对科研有了初步认识,现在能对整个实验室的物品了如指掌,能查查 文献想想思路,出了问题自己也能分析分析。那为什么还没发出来东西?嗨!水平不够呗! 加上这疫情来了,本来就等着测试完找找成果了,说多了都是泪。个人观点。本科生本来就 不是大牛,没必要说非要出个什么成果。 心态:这是最重要的吧。考了 9 次托福,承认最后 4 次才是认真考的,也不少了吧。全 是 90 多分,起早贪黑的练,多少次怀疑自己,最后也没过百,遗憾也不遗憾。GRE 单词背 了 4 遍了,还是有单词就是跟你没有缘分,最后分数的确很一般,但是做出了选择坚持到最 后,又怎么能不满意呢。申请过程中会遇到你都想想不到的问题,比如说,学生的推荐信。噩 梦一样。前期说的清清楚楚明明白白,教授临近最后一刻不愿意了。发微 信,发邮件,发短 信,打电话,亲自去等着、候着、求着,学生感动了自己,感动了他的整个课题组老师,唯独 没感动他。学生去找新老师没有一个人理学生,这种感觉到现在学生都记得,太不舒服了。最终学生找来了新的老师,催来催去,学生也知道本不是他的错,但是时间真的不允许学生不着急了,在学生申请日期截至后的第 13 天,学生终于成功提交了推荐信。昨天,学生被 UCSD 录取了,百味杂 陈。学生在哥大推荐信处又出现了问题,这种问题真的是意料不到,稳住心态平和去解决它。
最后打一波广告,中介找新东方,专业人做专业事,贵点也让你放心。媛媛老师选校这 方面真的超级专业,并且很耐心,一直鼓励学生并且照顾学生的顾虑。后期老师李晨工作效率是
必须要夸,狠狠夸。有什么事情,无论大小都会跟学生
细细的讲,文书学生
觉得有一点点能更好 的就改了又改,每次都很及时一点也不拖沓,关键是水平还高,人好的是没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