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6年QS世界大学排名以“学术深度与全球适配性”为评估核心,覆盖全球100多个国家/地区的1500余所知名学府,勾勒出高等教育“头部稳固、区域崛起、特色凸显”的新态势。
传统强校持续领跑:美国麻省理工学院(MIT)凭借在人工智能、量子计算等前沿领域的优势,连续两年蝉联全球前茅,成为QS史上首所实现“双冠王”的院校;英国牛津(第2)、剑桥(第3)延续欧洲精英教育的强势地位,形成“美英双雄”格局。
区域高校加速崛起:近500所高校排名提升,其中马来西亚双威大学以超120位的跃升成为“年度进步zui快校”,彰显东南亚高等教育在国际化与应用型学科上的突破;亚洲表现尤为亮眼——中国清华大学(第7)、新加坡国立大学(第8)跻身全球前十,香港大学(第11)、香港科技大学(第22)撑起香港特别行政区(SAR)的“高教双子星”,亚洲共有15所高校进入全球前50,成为高等教育“第三极”。
特色院校崭露头角:以“东西文化桥梁”著称的香港大学(HKU),凭借“融合中西方学术优势”的办学理念,稳居全球第11位,成为本次排名中“国际化与本土化完美平衡”的典范。作为香港历史zui悠久的高校(创立于1911年),港大既保留了英国式精英教育的严谨,又融入了中国文化的包容,在金融、医学、工程等领域形成“全球认可的香港标准”。>>预约专属顾问解读排名报告
香港大学2026QS排名表现
在2026QS世界大学排名中,香港大学(The University of Hong Kong,简称HKU)以94.2的综合得分位列全球第11位、香港特别行政区(SAR)第1位、亚洲第5位,是香港高教体系的“旗舰型院校”。
学科优势突出:金融、医学、工程、计算机科学等学科位列全球前20,其中“金融科技”“公共卫生”“人工智能”是热门方向。港大“金融科技实验室”与香港金管局合作研发的“数字港元”原型系统,成为全球央行数字货币的标杆案例;“公共卫生学院”在新冠疫晴期间牵头的“全球疫苗有效性研究”,被世界卫生组织(WHO)纳入全球防疫指南。
社会影响力深远:作为香港“智库型高校”,港大的“一带一路研究中心”为沿线国家提供政策咨询,“香港社会发展研究院”的研究报告直接影响香港特区政府的教育、住房政策;毕业生中30%进入金融行业(如投行、券商)、25%进入科技领域(如腾讯香港、华为香港)、15%进入政府/非盈利组织,成为香港社会的“中坚力量”。
香港大学排名指标及得分解析
QS排名通过“科研与发现、学习体验、就业与结果、全球参与、可持续性”五大维度11项指标评估高校,港大在全球参与(3项满分)、就业与结果(就业结果99.8)、科研与发现(学术声誉99.3)三大维度表现尤为突出,诠释了“国际化+实用性+学术性”的办学特色。
1. 科研与发现
学术声誉(99.3分):全球前5,源于港大对“问题导向型科研”的投入。学校聚焦“香港及全球议题”(如金融稳定、公共卫生、气候变化),与全球200余所高校/机构建立合作。例如,“量子技术实验室”与中科院量子信息与量子科技创新研究院联合研发的“量子密钥分发系统”,实现了100公里以上的安全通信;“医学系”的“癌症精准治疗”研究,利用基因测序技术为患者定制治疗方案,治愈率较传统方法提高40%。
每位教师的引用次数(96.6分):全球前20,体现港大教师科研成果“既前沿又实用”。例如,“工程学院”的“智能电网技术”论文被全球100+电力公司引用,用于升级电网系统;“计算机科学系”的“自然语言处理”算法,被腾讯微信的“翻译功能”采用,覆盖10亿+用户。
2. 学习体验
师生比例(85.3分):全球前50,体现港大“规模与质量兼顾”的办学策略。港大是香港规模zui大的高校(约30000名学生,其中本科生18000名、研究生12000名),但仍保持“小班教学+导师制”——本科班级平均规模20人,研究生班级平均规模15人;每位本科生配备“学术导师”(由教授或副教授担任),每周进行1小时“个人发展讨论”,覆盖选课、职业规划、心理疏导等方面。
特色课程举例:“金融科技”专业的“数字资产与监管”课程,由港大教授与香港金管局官员联合授课,学生可参与“数字港元”的模拟交易实验;“公共卫生”专业的“全球健康政策”课程,邀请WHO官员线上讲座,学生需完成“香港新冠防疫政策评估”的小组项目,直接对接社会需求。
3. 就业与结果
就业结果(99.8分):几乎满分,港大毕业生95%在6个月内实现就业或深造,其中80%进入行业头部企业。例如,投行中金公司、高盛香港每年招聘港大毕业生占比15%,腾讯香港的“金融科技团队”中港大毕业生占比20%,香港特区政府的“政务主任”岗位中港大毕业生占比30%。
雇主声誉(82.5分):全球前100,源于港大对“职业能力培养”的重视。学校开设“职业发展课程”(如简历撰写、面试技巧、行业认知),与500+企业建立“校企合作”,提供“暑期实习”“毕业生特训营”等机会。例如,“金融专业”的学生可进入汇丰银行的“全球领导力实习计划”,“工程专业”的学生可进入华为香港的“5G技术实习项目”,提前获得企业offer。
4. 全球参与
国际学生比例(100分):国际学生占比35%,来自全球100多个国家/地区,其中中国内地学生占比15%、东南亚学生占比10%、欧美学生占比8%。学校为国际学生提供“香港文化适应计划”,包括粤语课程、香港历史讲座、社区探访等,帮助融入本地生活。
国际教师比例(100分):教师团队来自全球60多个国家,40%的教授拥有欧美知名高校(如哈佛、牛津)的任教经历。例如,“商学院”的院长来自英国伦敦商学院,“工程学院”的系主任来自美国麻省理工学院。
国际学生多样性(100分):学校与全球300余所高校建立“交换生计划”,学生可选择到美国哥伦比亚大学、英国剑桥大学、澳大利亚悉尼大学等校交换一学期,同时接收来自全球的交换生,形成“多元文化碰撞”的校园氛围。
5. 可持续性
可持续性评分(84.8分):全球前50,体现港大“科研与社会责任并行”的理念。例如,“环境科学系”研发的“海洋塑料垃圾回收技术”,可将塑料转化为可降解材料,已在香港维多利亚港推广使用;“建筑学院”设计的“绿色校园”方案,采用“被动式节能设计”(如屋顶绿化、自然通风),降低建筑能耗30%。
校园实践:港大提出“2038碳中和计划”,目标在2038年前实现校园“净零碳排放”。目前校园已安装1000块太阳能板,覆盖10%的电力需求;设置“绿色食堂”,提供有机食材,减少一次性塑料使用;开展“可持续发展周”活动,包括“二手衣物交换”“低碳出行挑战”,鼓励师生参与绿色生活。
香港大学申请条件
港大的申请以“跨文化能力+职业潜力+学术基础”为核心,拒绝“分数机器”,更看重学生“适应东西融合环境的能力”与“解决实际问题的潜力”。
1. 本科申请
学术成绩:
A-level:要求AAA(数学、英语需A,文科专业需加考“通识教育”);
IB:要求38分及以上(核心科目7分,需选考“全球公民”);
国内高中:需为省重点中学前10%,提交AP成绩(5分以上,需包含微积分BC、宏观经济学)或SAT成绩(1500分以上)。
语言要求:
雅思:总分≥7.5(单项≥7.0,其中“口语”需≥7.5,考察跨文化沟通能力);
托福:总分≥105(单项≥25,其中“口语”需≥28)。
文书与面试:
文书:需突出“跨文化经历”与“社区服务”。例如,“我曾作为交换生到美国高中学习,组织‘中美文化交流俱乐部’,举办‘中国传统节日展’;在社区教外来工子女英语,设计‘趣味英语课程’,帮助100余名孩子提高英语水平”。
面试:采用“小组讨论+个人陈述”模式,常见问题包括“如何平衡香港的传统与现代?”“你认为港大在‘一带一路’中扮演什么角色?”,考察批判性思维与沟通能力。
2. 研究生申请
学术背景:
国内985/211:GPA需≥3.5(均分85+);
海外高校:GPA需≥3.7(均分A-以上)。
科研经历:需具备相关领域的科研项目经验(如金融专业的“市场调研项目”、工程专业的“实验室项目”),发表过EI/SCI论文或参与过省部级以上科研项目优先。
标准化考试:
雅思:总分≥7.0(单项≥6.5,商科需≥7.5);
托福:总分≥100(单项≥23,商科需≥105);
GRE/GMAT:商科需提交GMAT(700+),理工科需提交GRE(320+,数学165+)。
关键材料:
科研计划(RP):需详细说明“研究方向与港大的匹配度”。例如,申请“金融科技”专业,需提到港大“金融科技实验室”的“数字港元”项目,并说明自己在“区块链技术”方面的研究成果。
推荐信:需由2位学术推荐人(如本科导师、科研项目负责人)撰写,突出“团队合作能力”与“解决问题的能力”。例如,“该生在我的‘区块链与数字资产’项目中,负责‘智能合约’模块的开发,解决了合约漏洞问题,其成果被项目组采用”。
职业规划:需在文书中明确“未来职业目标”,并说明“港大的课程/资源如何帮助实现目标”。例如,“我希望成为香港金管局的‘金融科技监管官员’,港大的‘金融科技’课程与香港金管局的合作项目,能让我掌握‘数字资产监管’的核心技能”。>>预约专属顾问解读排名报告
排名榜单
香港大学2026QS核心指标得分表
| 维度 |
细分指标 |
得分 |
| 科研与发现 |
每位教师的引用次数 |
96.6 |
| 科研与发现 |
学术声誉 |
99.3 |
| 学习体验 |
师生比例 |
85.3 |
| 就业与结果 |
雇主声誉 |
82.5 |
| 就业与结果 |
就业结果 |
99.8 |
| 全球参与 |
国际学生比例 |
100 |
| 全球参与 |
国际研究网络 |
82.3 |
| 全球参与 |
国际教师比例 |
100 |
| 全球参与 |
国际学生多样性 |
100 |
| 可持续性 |
可持续性评分 |
84.8 |
总结:
港大的“全球第11”,是“国际化+实用性+学术性”模式的胜利。它用“东西融合”的优势,在“金融、科技、公共卫生”等领域实现了“全球领先”。简言之,港大不是“传统精英高校”,而是“连接东西的学术枢纽”。只有“愿意在跨文化环境中成长、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人,才能进入这所“融合型殿堂”,成为香港及全球的“未来领导人”。
👉 【立即咨询】 ,免费获取完整榜单与申请攻略,即刻启动你的名校申请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