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6年QS世界大学排名以“超1500所高校、覆盖100多个地区”的宏大规模,清晰勾勒出全球高等教育“欧美头部稳固、新兴力量崛起”的全新格局。
传统强校依旧强势领跑:美国麻省理工学院(MIT)凭借在人工智能、量子科技等前沿领域的优势,连续两年稳坐全球前茅宝座;英国牛津、剑桥大学分别位列第2、3位,持续巩固“G5超级精英圈”的统治地位。
新兴高校强势突围:近500所高校排名实现跃升,其中马来西亚双威大学以超过120位的惊人涨幅成为“年度进步黑马”,充分展现出东南亚高等教育蓬勃发展的崛起势能。亚洲地区有12所高校成功跻身全球前50,中国清华大学与新加坡国立大学更是携手闯入前10,成为亚洲高等教育发展的“双引擎”。
竞争焦点悄然转移:全球高等教育竞争从以往的“规模扩张”逐步转向“质量深耕”。知名高校愈发重视“学术影响力、产业转化能力以及可持续发展水平”,而伦敦大学学院(UCL)无疑是英国精英教育“传统与创新完美融合”的典型代表。>>预约专属顾问解读排名报告
伦敦大学学院在2026QS排名中的亮眼表现
在2026QS世界大学排名中,伦敦大学学院(University College London,简称UCL)凭借95.8的综合得分,位列全球第9位,是英国第三知名高校,在“G5超级精英大学”中以“国际化”与“创新力”脱颖而出。
作为“伦敦市中心规模zui大的综合性高校”,UCL的核心竞争力体现在“学科交叉融合与社会服务创新”方面。
其“巴特利特建筑学院”连续8年稳居全球建筑学科前三,深度参与了伦敦奥运会主体育场“伦敦碗”、上海世博会英国馆等标志性建筑的设计工作;“医学系”与英国国家医疗服务体系(NHS)携手开发的“AI辅助中风诊断系统”,将诊断时间从45分钟大幅缩短至10分钟,成功挽救了英国超过3000名患者的生命;“计算机科学系”在“自然语言处理(NLP)”研究领域成果斐然,开发出全球开展“多语言实时翻译系统”,支持150多种语言互译,被联合国应用于国际会议。
伦敦大学学院排名指标及得分详情
QS排名从“科研与发现、学习体验、就业与结果、全球参与、可持续性”五大维度,通过11项指标对高校进行全面评价。UCL在学术声誉、国际学生比例、国际学生多样性三项指标上获得“满分级”表现,有力印证了“英国精英教育”的核心优势。
科研与发现
在科研与发现维度,UCL的学术声誉获得99.9分,与MIT、剑桥等校并列全球前茅;每位教师的引用次数为80.9分,位列全球前20。学术声誉的“准满分”,得益于UCL对“基础科研与应用转化”的双重投入。2025年,UCL发表SCI论文1.1万篇,其中18%发表于《自然》《科学》等著名期刊;其“物理与天文学系”参与全球“事件视界望远镜(EHT)”项目,助力人类首次捕获黑洞照片,相关成果被全球科研界引用超10万次。每位教师的引用次数反映UCL科研的“前沿性”,其研究聚焦“未来科技”,如量子计算、神经科学、气候变化等领域,成果为全球同领域学者提供了关键理论支撑。
学习体验
学习体验维度的师生比例为94.8分,位列全球前5,充分体现了UCL“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理念。UCL本科班级平均规模仅15 - 20人,研究生班级更是缩至10人以内,导师能够针对每位学生的学术兴趣制定个性化培养方案。例如,“哲学系”推行“导师制研讨课”,学生每周与导师一对一讨论论文,着重培养批判性思维;“工程系”的“项目制学习(PBL)”要求学生组队完成“智能机器人设计”等实践项目,由劳斯莱斯、英国航空的工程师指导,将理论知识转化为实际成果。
就业与结果
就业与结果维度的雇主声誉获得99.4分,全球排名第3;就业结果为89.3分,全球排名前15,彰显出UCL毕业生强大的“职场竞争力”。雇主声誉的高评分,源于UCL与全球知名企业的深度合作。其“管理学院”与伦敦金融城联合推出“金融精英计划”,学生可在汇丰银行、高盛等机构实习6个月,毕业后直接留用率高达60%;“工程系”与劳斯莱斯合作的“航空工程专项”,毕业生进入劳斯莱斯研发部门的比例超过50%。就业结果(89.3分)显示,2025届UCL毕业生就业率达97%,其中45%进入金融、科技、医疗等高薪行业,平均起薪较英国高校均值高出20%。
全球参与
全球参与维度的国际学生比例(100分)、国际学生多样性(100分)均获满分,国际研究网络(99.9分)、国际教师比例(99.6分)接近满分,是UCL“全球化办学”的生动体现。国际学生比例(100分):UCL吸引了来自全球150多个国家的学生,国际学生占比超过40%,其中中国、印度、美国学生占比较高,形成了“小联合国”式的校园文化;国际研究网络(99.9分):UCL与MIT、清华大学、东京大学等200多所高校建立“联合研究中心”,学生可参与“全球健康”“智能城市”等跨国项目,获得“全球视角”的科研体验;国际教师比例(99.6分):教师团队来自全球120多个国家,包括4位诺贝尔奖得主(如2023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得主Katalin Karikó),多元背景的教师为学生提供了“全球视野”的课堂。
可持续性
可持续性维度的可持续性评分为98.5分,位列全球前5,充分体现了UCL对“环境责任”的高度担当。在校园建设方面,UCL2025年启用的“零碳图书馆”采用太阳能发电、雨水收集与循环系统,建筑材料100%可回收,年碳排放量较传统建筑减少50%;其“校园可持续发展计划”目标在2030年实现“碳中和”。在学科布局方面,UCL的“环境科学学院”是全球“气候变化研究”的重要基地,其“全球碳循环模型”为联合国IPCC报告提供了核心数据;“可持续建筑专业”的“竹结构建筑”“相变材料保温系统”等成果,被应用于伦敦多个新建社区,有力推动了城市绿色转型。
伦敦大学学院申请条件
UCL的申请以“学术能力 + 匹配度”为核心,拒绝培养“分数机器”,更注重学生的“学术潜力”与“对学科的热情”。
本科申请
学术成绩方面,A - level要求AAA(热门专业如计算机、医学需AA*A);IB要求38分及以上(核心科目需7分);国内高中学生需提供AP成绩(5分以上)或参加UCL“入学能力测试”,测试侧重“逻辑思维与学科应用”(如数学测试包含微积分与概率题,物理测试涉及力学与电磁学的实际问题)。
语言要求为雅思总分≥7.0(单项≥6.5);托福总分≥100(阅读≥24、听力≥20、口语≥22、写作≥24);或剑桥英语proficiency考试(CPE)Grade B以上。
文书与面试环节,文书需突出“学术兴趣与实践经历”,例如“我曾参与‘全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以‘智能垃圾分类系统’项目获省级一等奖,该系统利用传感器与AI识别垃圾类型,准确率达90%,这让我对‘环境科学与人工智能的交叉应用’产生浓厚兴趣,而UCL的‘环境与计算机科学双学位’正好匹配我的研究方向”;面试侧重“批判性思维”,面试官常问“你如何看待‘AI取代人类工作’的争议?”“气候变化对城市发展的挑战有哪些?”,考察学生对学科问题的深度理解与独立思考能力。
研究生申请
学术背景方面,国内985/211高校学生GPA需≥3.7(均分87 +);海外高校学生GPA需≥3.5(均分B + 以上);部分专业(如医学、法律)要求相关工作经验(如医院实习、律师事务所见习)。
标准化考试方面,GRE要求≥320(数学≥165、语文≥155);商科专业需GMAT≥700(verbal≥32、quantitative≥48);艺术、设计类专业可免GRE/GMAT,但需提供作品集。
关键材料方面,研究计划(RP)需明确“研究问题、方法、创新点及与UCL的匹配度”,例如“我计划研究‘AI在中风康复中的应用’,而UCL的‘医学与人工智能联合实验室’在‘脑机接口’领域的研究全球领先,希望加入Dr. Smith的团队,利用其‘神经信号解码技术’优化康复训练方案”;推荐信需由2位学术推荐人(如本科导师、科研项目指导老师)撰写,突出“科研能力与学习态度”,例如“该生在我的‘机器学习’课程中,以‘基于Transformer的文本分类模型’论文获满分,其代码实现能力与问题解决能力远超同届学生,适合UCL的‘计算机科学’研究生项目”。>>预约专属顾问解读排名报告
排名榜单
伦敦大学学院2026QS核心指标得分表
| 维度 |
细分指标 |
得分 |
| 科研与发现 |
每位教师的引用次数 |
80.9 |
| 科研与发现 |
学术声誉 |
99.9 |
| 学习体验 |
师生比例 |
94.8 |
| 就业与结果 |
雇主声誉 |
99.4 |
| 就业与结果 |
就业结果 |
89.3 |
| 全球参与 |
国际学生比例 |
100 |
| 全球参与 |
国际研究网络 |
99.9 |
| 全球参与 |
国际教师比例 |
99.6 |
| 全球参与 |
国际学生多样性 |
100 |
| 可持续性 |
可持续性评分 |
98.5 |
总结
UCL的“全球第9”排名,是“学术知名 + 国际化 + 可持续性”综合作用的结果。
不变之处在于对“学术质量”的执着坚持(学术声誉99.9分)、对“学生体验”的高度重视(师生比例94.8分);变化之处在于在AI、气候变化、绿色建筑等新兴领域的主动布局(与企业、政府深度合作)、对“全球化”的融合(国际学生比例100分)。
👉 【立即咨询】 ,免费获取完整榜单与申请攻略,即刻启动你的名校申请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