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6年QS世界大学排名以超大规模的1500余所高校、100多个地区的覆盖范围,清晰勾勒出全球高等教育“欧美稳居前列、亚洲加速奋进”的崭新格局。
欧美老牌名校风采依旧:美国麻省理工学院(MIT)凭借在人工智能、量子计算等前沿领域的优势,连续两年蝉联全球榜首;英国剑桥大学、牛津大学紧随其后,稳居全球前五。
亚洲高校强势崛起:亚洲共有12所高校跻身全球前50,其中新加坡国立大学(NUS)与清华大学双双进入全球前十,成为亚洲高等教育的“双引擎”。马来西亚双威大学以超过120位的惊人涨幅,成为“年度进步zui快高校”,充分彰显了东南亚高等教育的蓬勃发展势头。
全球竞争焦点转变:从注重“规模扩张”转向“质量深耕”,知名高校愈发重视“学术影响力、产业转化、可持续发展”,而新加坡国立大学正是这一趋势在亚洲的典型代表。>>预约专属顾问解读排名报告
新加坡国立大学2026QS排名表现
在2026QS世界大学排名中,新加坡国立大学(National University of Singapore, NUS)以95.9的综合得分位列全球第8,是亚洲仅有的两所进入全球前十的高校之一,堪称新加坡高等教育的“学术旗舰”。
作为亚洲学科齐全、科研实力知名的高校之一,NUS的核心竞争力在于“科研与产业的深度融合”。
2025年,NUS与新加坡科技局(A*STAR)携手开发的“AI辅助癌症诊断系统”,通过深度学习分析医学影像,准确率高达92%,被全球200多家医院采用,有力推动了罕见病治疗的重大突破。其“智能城市实验室”与新加坡政府联合打造的“新加坡智慧交通系统”,整合AI、物联网技术,使城市拥堵率下降30%,成为全球“智能城市”的典范案例。NUS学科覆盖“理、工、医、商”多个领域,其中计算机科学、工程学、生命科学均进入全球前十,计算机科学专业更是连续五年位居亚洲前茅。
新加坡国立大学排名指标及得分情况
QS排名以“五大维度+11项细分指标”构建评价体系,NUS在学术声誉、就业结果、国际教师比例三大指标上表现卓越,达到全球知名水平,充分诠释了“亚洲精英教育”的核心优势。
科研与发现
在科研与发现维度,NUS的学术声誉以99.9分位列全球第二(仅次于MIT),每位教师的引用次数达95.9分,位居全球前十。
学术声誉的近乎满分,源于NUS对“学术质量”的追求。2025年,NUS发表SCI/EI论文1.2万篇,其中20%发表在《自然》《科学》等著名期刊。其“生命科学学院”的“基因编辑技术”研究,被全球500多家科研机构引用,有力推动了地中海贫血等罕见病的基因治疗进展。
每位教师的引用次数得分较高,反映了NUS科研的“实用性”。其研究多聚焦于“解决现实问题”,如“新能源电池材料”“AI医疗”等,成果能够快速转化为产业应用,因此被全球科研界高频引用。
学习体验
在学习体验维度,NUS的师生比例为71.5分,符合新加坡“小而精”的精英教育模式。
本科阶段采用“小班教学”(每班不超过25人),推行“问题导向学习(PBL)”。例如,工程专业学生需在大二完成“自主设计智能机器人”项目,由来自飞利浦、西门子的工程师导师全程指导,将“理论公式”转化为“可落地的产品”。
研究生阶段实行“双导师制”(校内教授+企业导师)。比如,计算机系学生可同时跟随NUS教授和腾讯新加坡研究院的工程师学习,参与“AI金融风控系统”等真实项目,毕业前即可积累“行业经验”。
就业与结果
在就业与结果维度,NUS的就业结果获得满分100分,雇主声誉以98.2分位居全球前五,这是NUSzui为“硬核”的优势。
2025届毕业生就业率高达98%,其中40%进入谷歌、腾讯、淡马锡等全球知名企业,30%进入新加坡政府或科研机构(如新加坡金融管理局、A*STAR)。
雇主声誉得分较高,源于NUS毕业生的“即战力”。其“就业服务中心”与全球500多家企业建立合作,提供“定制化就业指导”(如模拟面试、简历修改),并举办“校园招聘周”,让学生直接对接企业需求。
全球参与
在全球参与维度,NUS的国际教师比例获得满分100分,国际学生比例以96.9分位居全球前十,充分体现了NUS的“国际化”特色。
国际教师方面,100%的教师团队来自全球120多个国家,其中包括3位诺贝尔奖得主(如2023年诺贝尔化学奖得主卡罗琳·贝尔托齐),形成了“多元学术视角”。
国际学生方面,35%的学生来自100多个国家,校园内举办“国际文化节”“全球学者论坛”等活动,如“中新华裔学生科技交流营”,促进了跨文化学术合作。
国际研究网络得分92.4分,NUS与MIT、剑桥等全球知名高校共建“联合学位项目”,如“MIT-NUS双硕士项目”,学生可在两校学习,获得双学位,拓展全球视野。
可持续性
在可持续性维度,NUS的可持续性评分为90分,位居亚洲前五,体现了NUS对“未来责任”的担当。
2025年启用的“零碳教学楼”,采用太阳能发电、雨水收集系统,建筑材料100%可回收,使校园碳排放量下降40%。
其“环境科学学院”的“海洋塑料治理”研究,开发了“可降解塑料替代品”,被新加坡政府纳入“国家可持续发展计划”,助力新加坡成为“全球绿色城市”之一。
新加坡国立大学申请条件
NUS的申请以“学术潜力+匹配度”为核心,拒绝“应试机器”,具体要求如下:
本科申请
学术成绩:A-level需3个A(数学、物理等理工专业需A*);IB成绩不低于37分(核心科目满分);国内高中需提供AP成绩(5分以上)或参加NUS入学考试(侧重数学、物理的逻辑思维,难度高于国内高考)。
语言要求:雅思不低于7.0(单项不低于6.5);托福不低于100(单项不低于25);或新加坡剑桥A-level英语成绩(Grade B以上)。
文书与面试:文书需突出“学术兴趣与实践经历”,如“我曾参与学校的‘AI作物病虫害识别’项目,利用Python开发机器学习模型,将识别准确率从70%提升至85%,获得省级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一等奖”。面试侧重“问题解决能力”,面试官会问“如何用工程知识解决城市内涝问题?”“你认为AI会如何改变医疗行业?”,考察学生对学科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研究生申请
学术背景:国内985/211高校GPA不低于3.6;海外高校GPA不低于3.5。
标准化考试:GRE不低于320(数学不低于165,语文不低于155);GMAT不低于700(商学院要求)。
关键材料:研究计划(RP)需明确“研究问题+方法+与NUS的匹配度”,如“我想研究‘人工智能在医疗影像中的应用’,而NUS的计算机系有‘医疗AI实验室’,团队在深度学习模型优化方面全球领先,希望加入XXX教授的团队,利用其技术提高肺癌诊断准确率”。推荐信需由教授或行业zhuan家撰写,突出“科研能力”,如“该生在我的实验室参与‘基因编辑技术’项目,独立完成了3组CRISPR-Cas9实验,改进了编辑效率,成果发表于《Molecular Cell》(IF=19.3)”。>>预约专属顾问解读排名报告
排名榜单
新加坡国立大学2026QS核心指标得分表
| 维度 |
细分指标 |
得分 |
| 科研与发现 |
每位教师的引用次数 |
95.9 |
| 科研与发现 |
学术声誉 |
99.9 |
| 学习体验 |
师生比例 |
71.5 |
| 就业与结果 |
雇主声誉 |
98.2 |
| 就业与结果 |
就业结果 |
100 |
| 全球参与 |
国际学生比例 |
96.9 |
| 全球参与 |
国际研究网络 |
92.4 |
| 全球参与 |
国际教师比例 |
100 |
| 全球参与 |
国际学生多样性 |
72.1 |
| 可持续性 |
可持续性评分 |
90 |
总结
新加坡国立大学的“全球第8”,是“学术知名+产业联动+国际化”的综合体现。其不变的是对“学术质量”的坚持(学术声誉99.9分)、对“实践能力”的培养(项目制学习);变化的是在AI、智能城市、绿色能源等新兴领域的主动布局(与政府、企业深度合作)、对“国际化”的融合(国际教师100%)。对于有意申请NUS的学生而言,“匹配度”是关键。NUS招生官曾明确表示:“我们不需要‘考满分的学生’,我们需要‘对学科有热情、能利用NUS资源解决问题的人’。”因此,申请者需突出“学术兴趣、实践经历、与NUS的匹配度”,如参与过相关科研项目、了解NUS的优势学科,才能在竞争中脱颖而出。
👉 【立即咨询】 ,免费获取完整榜单与申请攻略,即刻启动你的名校申请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