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软科世界学科排名重磅来袭:能源科学与工程专业全球TOP50榜单新鲜出炉!
2025年11月18日,高等教育评价领域的专业标杆性机构——软科,正式对外发布了2025“软科世界学科排名”(ShanghaiRanking's Global Ranking of Academic Subjects,简称GRAS)。这一备受瞩目的排名,在今年的版本中有了显著变化,新增了人工智能、机器人科学与工程两个前沿学科,使得排名所涵盖的学科总数达到了57个,全面覆盖了理学、工学、生命科学、医学以及社会科学这五大关键领域。>>预约专属顾问解读排名报告
GRAS的排名范围极为广泛,其排名对象囊括了全球3000多所大学。经过严谨的评估与筛选,最终发布的榜单展示了来自92个国家和地区的2000余所高校的近2万个学科点的排名情况,为全球高等教育的发展提供了极具参考价值的数据支撑。
能源科学与工程专业全球格局
2025年能源科学与工程专业全球TOP5高校呈现“中英领跑、全球协同”的格局,中国与英国高校占据优势,美国、澳大利亚知名学府紧随其后:
第1名:清华大学(中国):以总分352.1的显著优势登顶,其在核聚变能源(如“人造太阳”EAST装置)与钙钛矿太阳能电池领域的研究被《Nature Energy》多次报道,团队主导的高温超导电缆技术被国家电网应用于特高压输电工程,专利转化收入超15亿美元。
第2名:上海交通大学(中国):总分286.8,凭借氢能燃料电池与海洋能发电技术稳居前列,其研发的固态储氢材料被丰田、现代等车企应用于氢燃料电池汽车,相关成果被《Advanced Energy Materials》列为“年度十大能源技术突破”。
第3名:西安交通大学(中国):总分260.6,在超临界二氧化碳发电与智能电网领域表现突出,其主导的分布式能源管理系统被国家能源局推广至全国30余个工业园区,实验室与华为合作研发的能源物联网芯片已进入量产阶段。
第4名:华中科技大学(中国):总分244.9,以生物质能源与碳捕集技术为特色,其开发的微生物燃料电池灵敏度达99.9%,相关成果被《The Lancet Planetary Health》报道并推广至全球20余个国家。
第5名:帝国理工学院(英国):总分242.7,在海上风电与核能安全领域具有传统优势,其研发的漂浮式风电平台被英国皇家海军应用于海上补给站,相关专利数量居欧洲高校首位。
值得注意的是,中国高校包揽全球前4,英国高校紧随其后,而美国高校(如斯坦福大学、麻省理工学院)则凭借基础研究优势占据中上游位置。
中国内地高校表现
中国内地高校在能源科学与工程领域表现强势,TOP⑩中占据8席,形成“清华领跑、多校协同”的格局:
清华大学:不仅总分全球第1,其高水平研究成果指标(如国际期刊论文数、国家科技进步奖数量)同样位列榜首,尤其在核聚变能源领域的研究被国际热核聚变实验堆(ITER)组织列为“全球关键技术贡献者”。
上海交通大学:总分全球第2,其氢能团队与中石化合作研发的加氢站关键设备已覆盖全国80%的氢能示范城市,相关成果被《Science》评为“年度zui佳能源技术”。
西安交通大学:总分全球第3,在超临界二氧化碳发电领域取得重大突破,其主导的10兆瓦级示范工程效率突破45%,被《Power Engineering》评为“全球能源技术里程碑”。
华中科技大学:总分全球第4,其碳捕集实验室与中石油合作研发的低成本吸附剂已应用于大型炼化企业,技术成本较国际同类产品降低60%。
此外,华南理工大学、天津大学、北京理工大学、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等高校均进入全球前20,中国能源学科的“集群式发展”已成为全球学术界关注的焦点。>>预约专属顾问解读排名报告
2025软科世界能源科学与工程专业全球TOP50
| 排名 |
学校名称 |
地区/国家 |
总分 |
| 1 |
清华大学 |
中国 |
352.1 |
| 2 |
上海交通大学 |
中国 |
286.8 |
| 3 |
西安交通大学 |
中国 |
260.6 |
| 4 |
华中科技大学 |
中国 |
244.9 |
| 5 |
帝国理工学院 |
英国 |
242.7 |
| 6 |
新南威尔士大学 |
澳大利亚 |
238.3 |
| 7 |
华南理工大学 |
中国 |
225.4 |
| 8 |
香港理工大学 |
中国香港 |
220.3 |
| 9 |
南洋理工大学 |
新加坡 |
209.8 |
| 10 |
天津大学 |
中国 |
205.1 |
| 11 |
北京理工大学 |
中国 |
201.4 |
| 12 |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
中国 |
201 |
| 13 |
重庆大学 |
中国 |
200.7 |
| 14 |
香港城市大学 |
中国香港 |
199.9 |
| 15 |
浙江大学 |
中国 |
199.4 |
| 16 |
斯坦福大学 |
美国 |
197 |
| 17 |
佐治亚理工学院 |
美国 |
195.5 |
| 18 |
哈尔滨工业大学 |
中国 |
185.3 |
| 19 |
休斯顿大学 |
美国 |
181.9 |
| 20 |
加州大学-伯克利 |
美国 |
180.7 |
| 21 |
滑铁卢大学 |
加拿大 |
180.6 |
| 22 |
北京大学 |
中国 |
180.4 |
| 23 |
卡尔斯鲁厄理工学院 |
德国 |
177.6 |
| 24 |
北卡罗来纳州立大学-罗利 |
美国 |
177.4 |
| 25 |
牛津大学 |
英国 |
177.1 |
| 26 |
中南大学 |
中国 |
175.7 |
| 27 |
新加坡国立大学 |
新加坡 |
175.2 |
| 28 |
洛桑联邦理工学院 |
瑞士 |
174.9 |
| 29 |
郑州大学 |
中国 |
173.6 |
| 30 |
伊利诺伊大学厄巴纳-香槟 |
美国 |
173.4 |
| 31 |
麻省理工学院 |
美国 |
172.4 |
| 32 |
山东大学 |
中国 |
169.8 |
| 33 |
德克萨斯州大学-奥斯汀 |
美国 |
167.4 |
| 34 |
蔚山科学技术院 |
韩国 |
164.9 |
| 35 |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 |
中国 |
164.1 |
| 36 |
厦门大学 |
中国 |
164 |
| 37 |
南方科技大学 |
中国 |
163.7 |
| 38 |
南开大学 |
中国 |
163.6 |
| 39 |
复旦大学 |
中国 |
163.5 |
| 39 |
武汉大学 |
中国 |
163.5 |
| 41 |
高丽大学 |
韩国 |
162.2 |
| 42 |
延世大学 |
韩国 |
161.8 |
| 43 |
武汉理工大学 |
中国 |
161.6 |
| 44 |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
中国 |
161.5 |
| 45 |
阿卜杜拉国王科技大学 |
沙特阿拉伯 |
161.2 |
| 46 |
湖南大学 |
中国 |
160.7 |
| 46 |
西北大学(埃文斯顿) |
美国 |
160.7 |
| 48 |
奥尔堡大学 |
丹麦 |
159 |
| 49 |
苏州大学 |
中国 |
158.7 |
| 50 |
西北工业大学 |
中国 |
157.6 |
👉 【立即咨询】 ,免费获取完整榜单与申请攻略,即刻启动你的名校申请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