猜你所在 - 确定
分享至
微信扫码分享给好友和朋友圈
主持人:各位网友好,现在越来越多的家长开始用留学的眼光培养孩子,中学时就送孩子出国留学,但这其中也存在着一些困惑。今天我们就邀请到了新东方前途出国美国中学部的卢巍老师,跟大家谈一谈如何用正确的心态为孩子选择留学,卢老师您好。
卢巍:主持人好,各位网友好。
美国低龄留学面临5大挑战
主持人:现在初中生留学也不是什么新鲜事了,但由于这些孩子年龄都比较小,他们出国时一般都会面临哪些挑战和困难呢?
卢巍:对,现在其实这个初中生出国留学是一个热潮,是在本科(出国热)之后,现在甚至有很多小学生就出国留学。未成年人出国留学其实还是会遇到很多的困难和问题,那么今天我们就从五个方面来谈一谈。
挑战一:语言关
未成年人出国留学尤其是初中生或者是小学生出去的时候,首先第一关一定是语言关。大家都知道语言事实上是孩子在出国留学过程当中一个最重要的工具,孩子如果听力口语好,他在出国留学的过程当中,可能他的适应周期就会相对比较短一些。所以新东方建议所有有打算出国留学,尤其是读中学的这样的一些学生或者是家长,一定要从小——甚至是在小学或者是初中的阶段——一定要培养孩子比较强的听力口语和比较高的词汇量。同时这个初中生出国留学,我们就说现在90后,其实他的听力口语都要比70后和80后那个年代要好,因为在我们那个时候可能就是应试型的这个教育,阅读和写作能力比较强。但是90后随着中国教育对英语教育一个改革,你会发现90后他会去听一些英文的歌曲或者是看英文的电影,hippop这种音乐,事实上很多孩子他的听力口语非常好,尤其是跟老外交流的过程当中,他会比较自如自然,语感也比较好。但是初中生现在在出国留学的过程当中也面临着一个非常严重的问题,就是他们的阅读和写作能力相对会比较差。而阅读和写作能力对于一个初中生在美国读一个比较好的高中,或者是完成比较好的一个学业又是一个最重要的工具或者是基础。所以新东方建议所有的学生和家长,在出国留学前,除了强调听力口语以外,一定要对自己的阅读和写作能力,就是说基本的语法,或者说写作的构架能够有一些了解。
挑战二:生活关
第二个方面就是说咱们的初中生出国留学,尤其是90后的孩子一定会在生活上,也就是生活关遇到一些比较大的问题。因为咱们现在都是独生子女,包括80后也是独生子女,那么独生子女在中国把肯定生活习性上,或者是习惯上,他会有自己的一些特性。但事实上孩子在出国留学的过程当中,不论是他读寄宿中学还是读走读中学,是住校还是住寄宿家庭,其实在生活上他都会遇到一些生活习惯的改变,饮食文化的一些冲击。比如说一些读走读私立中学的孩子,他在寄宿家庭里就要面临着可能要做一些简单的家务,比如说刷碗,可能是割草,可能是扫地,拖地这些简单的劳动。事实上咱们孩子在中国是从来不做这些劳动的。
另外一个在生活习惯上,咱们中国的孩子可能都有睡懒觉的习惯,但事实上出国留学过程当中不论是住校还是住寄宿家庭,美国的中学,事实上孩子们起床都比较早,甚至有一些孩子五点钟、五点半就要起床。因为美国的这个中学是七点半开始上课,不论是住校还是住寄宿家庭,一般情况下孩子们都要五点半起床,就是早起的这个习惯。
另外一个在美国的这个中学读书,那么他的作息时间表会跟咱们中国可能有一些差异。因为在美国基本上是十点半或者是十一点以后就要熄灯,那么你住在寄宿家庭也是这样的一个情况。咱们中国孩子有一个熬夜的习惯,所以事实上小的留学生,出国留学过程当中生活习惯的改变,作息时间的改变是一个生活上我们要面临的一个问题。包括咱们中国的孩子现在在中国很少整理被褥了,早晨起床可能直接去上学了,父母来去做这样一些事情。如果我们的初中生在美国不论是选择寄宿中学住校,还是选择走读中学,事实上学校或者寄宿家庭都会对我们的孩子有一个生活习惯上的要求,就是说你自己每天早晨起床以后一定要把自己的房间整理干净以后再去上学。所以一些良好的生活习惯或者是作息时间都要我们的孩子在出国前都要养成,否则那么初中生出国以后他会面临这样的一些冲击,那么他可能生活上也很难做一些调整。
同时还讲咱们现在中国的孩子,90后尤其对网络非常的痴迷。不论是网络游戏还是上网,那么很多的信息都是来自于网络,那么在中国上网的时间不太受限制,周围家长也不会去考虑。事实上在美国如果你是住校也好,或者是住寄宿家庭也好,他都会对上网的时间有一定的限制。美国的寄宿中学其实现在条件非常的好,都是无线网络全校覆盖,24小时之内你都可以上网,所以这个方面对于我们的孩子要有一定的自控能力,就是生活上有一定的自控能力。因为如果说我们沉迷于网络游戏,或者对网络游戏非常痴迷的孩子,那么他在读寄宿中学过程当中,可能他就要有良好的自控能力,来控制他的上网时间。
挑战三:学习关
讲完了语言关和生活关,第三个方面就是我们孩子的学习关。因为我们初中生出去到美国读中学,其实家长绝大多数是从这样一个角度去考虑:就是说我们可能未来三年四年以后希望孩子能够考到更好的,更理想的美国大学。那么我们的孩子可能就面临在学习上我们怎么样去调整我们的学习方法,然后怎么样去调整我们的学习思路,怎么样去选课,怎么样去适应美国这样一个学习生活。在学习上就是说我们的学生主要是面临几大冲击。第一个就是咱们中国可能更多的是应试,而美国更多的是培养能力。咱们中国可能更多的是通过这个试卷的这种考试来评判一个学生学习的好坏,但是美国的学习成绩是分成三个部分:三分之一来自于你课堂的出勤和表现;三分之一来自于你课堂上的这些小考就是随堂考,在中国可能叫随堂考的成绩;三分之一来自于你的期末考试成绩,最终老师根据他过去半年或者是一年,对你课堂上面一个了解,包括学习成绩最终的一个判断,给出你ABCDEF这样一个成绩。所以对于中国孩子来讲,首先是要改变一个思路:只要我期末考试成绩好,我就可以拿A,我就是一个好学生,这是一个错误的观点。也就是在美国的中学里面读书,学生要自始至终的保持一个良好的状况,尤其是在课堂上的表现和平常的一个表现。
第二个就是说咱们在美国的这个中学里面,不论你参加的是宗教类的学校还是非宗教类的学校,事实上宗教是美国文化的一个部分,咱们的孩子过去以后都会接触到一些少量的宗教课程。如果我们的孩子对宗教课程特别的反感,可能他也不一定特别适合到美国去留学,因为这个部分相当于他的一个文化,你只有接受了他的文化,你才有可能交到他的朋友,或者是老师可能才会喜欢你,那么你在这个环境下才能够去生存。所以说在宗教文化这个背景下,可能对于中国孩子的学习上也是一个冲击。
第三个就是文史类的课程,因为中国孩子就是说在数理化的课程上是非常强的,咱们众所周知中国的数理化基础一个是比较好;第二个咱们数理化的课程的进度要比美国快,我们孩子可能在初三毕业,事实上我们学完的数学课程已经是美国十一年级的课程了。那么在数理化的这个课程上,除了一个可能是用英语去算数,或者是去做物理化学题目,这个有难度,也就是词汇量的一个难度以外,其他的基础常识可能没有任何的难度,但是中国的孩子出去以后,最大的课程是文史类的课程,生物类的课程。因为文史类的课程他面临着大量的阅读的书籍,然后你要去总结,那么你对美国的文化要有一定的了解。这是文史类的课程比较难。平常我建议如果我们的孩子要到美国去留学,那么可能我建议他在出国前去买一些简单的,就是介绍美国地理或者是美国历史,美国政治这样的书籍,我把它当成一种课外阅读书籍然后来去做阅读,对这样的社会,对这样文化有一定的了解以后,孩子过去以后可能会更好一些。
另外一个方面可能就是自主选课方面,就是说咱们在中国虽然现在随着中国教育体制改革,我们也是在做一些选修课等等综合课,事实上其实某种程度上还是学校给你安排课程。初中生到美国去读中学,他面临着一个选课的难题,就是说有一部分是必修课,有一部分是需要跟他的education counselor去进行自己兴趣爱好方面的一些选课。在这个里面也提到,就是说我们的孩子一进入到学校以后,美国的中学就会给他配一个教育指导顾问,这个教育指导顾问会给他做一些简单的入学测试,会去指导他你选什么样级别的课程,因为美国的课程难度都是按照级别来的,你是100的课程,还是200的课程,300的课程,500的课程这样子的。孩子们在选课过程当中,由于现在AP课程在中国宣传非常的火,也就是说咱们现在中国的学生或者家长认为我考了AP,或者说我AP过了,可能对我升大学会比较好,所以咱们中国孩子一落地就开始我要上AP,可能孩子选了很多门的AP,据我所知,现在我的学生最多的是选了17门AP。我可能不建议学生一落地就去选AP课程,或者是选过多的AP课程。因为事实上AP课程对于美国大学申请来讲当然有一定的好处,但是最终是看你能否PASS掉AP。美国课程的种类其实分成三种:general ccourse, honor course, AP course。事实上学生在申请美国大学的过程当中,不仅是看你多少的AP,过了多少的AP,关键是看你的GPA,也就是说我们在一落地的时候,最起码第一个学期,可能我会建议学校选相对简单的课,选自己有把握的课,相对适应起来比较容易的课,那又能保证自己拿A,至少拿B+这样的课,那么可能才是一个明智的选择,而不是说去选越难的课程越好。
挑战四:文化关
第四关就是文化关,其实在之前我们也略带过一笔,就是说事实上中美文化真的存在巨大的差异。有的时候往往因为对他们的文化和他们的思维方式不了解,可能我们跟同学之间,跟老师之间,甚至跟寄宿家庭之间都会产生这样或那样的一些误解。所以首先讲一句话,如果我们的孩子要到美国去留学,首先是要接受这样一个国家的文化,了解他们的文化,了解他们的宗教文化,政治文化,经济文化,在这样的一个前提下了解他们的思维方式,只有在这样的一个前提情况下我们的孩子才能够很好的融入到那个群体当中,那么他的幸福指数才能够更好。
在这个里面我们举个例子,不要和美国人去谈政治,因为美国人会分成共和党、民主党,在国外的这种民权意识是非常强烈的,我们曾经就有一个学生,一到了寄宿家庭他就给人家大谈政治,他喜欢共和党怎么怎么样,但是这个家庭是支持民主党的,最后就是因为这样一个政治分歧。孩子可能在谈的过程当中,其实没有觉得是什么,就是说他可能希望跟他找一些话题去聊,就是说我可能是有一些话题跟你去聊,这样使我们能够跟融洽。但是恰恰相反他聊这个话题是一个非常敏感的话题,最后寄宿家庭由于政治上的一个分歧,就说不再去接纳他,所以事实上很可惜。
另外一个就是说咱们中国孩子在中国这样一个教育环境下成长起来,他可能更多的是想喜欢学习上我要争第一,活动上我要争第一,什么事情我都要争第一,这个也是咱们中国家长一个培养的方向。事实上美国是什么?尤其是中学他培养的是你是第一,我是第一,人人都是第一,你好,我好,大家都好。所以在那样的一个环境下,就是说你不要过分的去争抢第一,把这样的一些崭露在美国人的面前,可能会造成他并不喜欢这样的个性。他喜欢你要强,他喜欢你作为一个好学生,但是他绝对不喜欢你去做这种攀比,生活上的攀比,学识上的攀比,所以就是自我的一个成长。所以在文化关上,那么孩子们就应该记住一句话,就是我怎么样能够让老师让同学喜欢我,我要做到让他们喜欢我就OK了。如果让他们喜欢我,我就要了解他们的思维方式,了解他们的文化,去谈一些他们喜欢的话题就OK了。
挑战五:心理关
第五关就是心理关。大家也都知道个独生子女或者90后的这些孩子真的是在蜜罐中长大,可能都是两家六个大人来对一个孩子,所以从吃穿住行可能照顾的都非常好,但事实上孩子们一到美国一落定,他就变成了一个独立的个人,这些父母,这些拐杖什么依赖性他可能就要完全脱离。所以某种程度上,就是说在国内的时候,我们可能就要建议家长去培养孩子的这种独立性,如果孩子在学校或者跟同学跟老师遇到一些问题的时候,要鼓励孩子自行去处理和解决生活和学习上这样的一些问题。因为真的到了国外以后是没有人帮助他的,我们的父母再厉害,毕竟有一个12小时的时差,同时来讲我们不可能马上买一张机票,像在中国一样。比如说在北京读书,跟学校同学发生不开心了,可能开着车子到学校去给孩子解决,(但留学)他毕竟有一个地理位置和时差的一个问题,所以很多的事情从选课、交友、学习生活上都需要孩子自行独立去处理。所以事实上来讲就是说可能要告诫孩子一句话:当在美国遇到困难,遇到不开心的时候,第一件事不是给中国父母打电话,而是首先是需要思考我自己错在哪里?我怎么样去解决这样的一个问题和矛盾?在这里面举一个小的例子,我有一个学生在Phillips Andover读书,事实上是美国Top10的一个寄宿中学,能够申请到这样顶尖的寄宿中学的孩子,他的个人综合素质和能力肯定是非常强。为什么要拿他举一个例子?就是说在选课上他和他的education counselor发生了一些争歧,就是歧义。他自己认为他能够选经济学的AP课程,但是这个education counselor认为经济学的AP课程可能对于他有一定的难度,尽管他学习成绩非常好,是全A的成绩。最终这个孩子认为老师不让他选AP课程,是对他个性上的一种泯灭,而且是对他的不认可。所以他就跑到校长那儿去告了老师一状,这个是中国孩子处理的一个方式。他首先不是去跟这个education counselor继续去沟通和协调,他先是去找了他的领导,他认为找了他的领导,他就能解决这个问题,最终就是把这个矛盾进行了一个激化。孩子也是第一次受到了这个委屈,因为最终education counselor还是没有同意他去选经济学的AP课程。孩子可能第一次觉得委屈,是一个男孩子,那么就给中国的妈妈打了电话,就哭了,到美国以后第一次哭了。这个孩子英语方方面面其实能力非常强的,从来也不哭,独立性也非常强,但因为这个事情他可能他觉得受到委屈。在中国的妈妈一听儿子哭了,第二天就买了一张机票飞到了美国。本身为了这个孩子在Phillips Andover读书,她也去考了美国的驾照什么的,会经常到那边去看一看他。在飞机上她遇到了一个在美国移民了二十多年的一个人,她就在飞机上没事跟这个人聊天,就把这个事情跟人家说。人家问她为什么来美国?她就说我的孩子在学校遇到了这样一个事情,我要找他的老师谈谈,我要来找他的校长谈谈,然后帮助我儿子解决这个问题。在飞机上偶遇的这个人,就说我给你一个建议,你这次到学校去以后,你就是感谢所有的老师对你孩子的照顾,然后不要去谈选课的问题。她问为什么?他说因为这是你在中国的处理方式,他说可能在中国比如说学生跟老师之间发生矛盾,首先出面的是家长,家长来协调这个矛盾。但是在美国讲究就是孩子自己独立的去处理,如果你仅仅因为这样一个事情跑到美国学校来去见校长,见老师来沟通,那么你的儿子未来的处境会更糟糕,而且老师和校长都会觉得这个孩子的独立性,方方面面其他都会存在一些问题。所以这就是存在一个中美文化之间的差异性,导致我们如何去处理,就是孩子出国留学以后的一些问题。
上一篇: 美国本科申请新变化及注意事项
精巧选校完美匹配,不在申请周期的快速留学奇迹 下一篇:
顾问将于15分钟内回电
小语种欧亚留学400-650-0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