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海外生活着这样一群留学生,他们喜欢窝在家里,每天的生活基本限于“上课、打工、回家”这个路线,很少参加校友会、社团等社交活动。
据估计,目前已成为“宅人”的中国留学生恐怕已经达到三成。据国外媒体报道,部分中国留学生性格内向。有人说他们是"宅男、宅女",也有人说,他们其实是患上了"孤独症"。
“孤独症”,听起来确实有些忧郁、凄凉的感觉。而且日本媒体报道说,在海外留学的中国留学生中"孤独症"在不断扩散,主要是缘于年轻人的"离群索居",久而久之就会造成心理上的孤独,乃至行动上的孤独,非常不利于身心健康发展,甚至还会直接影响到年轻人的整体社会状态。
也有中国留学生表示,大部分中国学生过于内向的性格促使他们更喜欢呆在自己的房间里学习、玩电脑,不愿意与当地人打交道。还有一些中国学生由于经济状况无法承担聚会费用从而放弃聚会。
中国留学生如何走出中国人的圈子,交当地朋友?这一问题困扰着旅居世界各地的中国留学生都为之困惑。
留学专家表示,无论是国内还是国外,停留在国内的交际圈,不愿意认识新朋友,只喜欢待在家里玩电玩,的确很容易变“宅人”。成为“宅人”,主要还是心态影响,留学生不肯改变固有的思维模式,还停留在国内的交际圈.
中外教育模式和生活环境都存在差异,学生在留学初期很容易产生思乡情结,而且往往羞于与当地人交流,从而选择呆在“最安全”的家里,但随着日渐适应留学生活,结识了一些“聊得来”的朋友之后,学生自然会走出这个自己划出来的小圈子。
对于部分的小留学生往往都是在国内受家长溺爱的孩子,缺乏锻炼独立性的机会,因而到国外留学就无法适应甚至封闭自我。
日本观察员郭一娜表示,随着中国人家庭富裕程度的增长,能够为孩子提供所有在海外生活费的家庭也越来越多,这些留学生索性就躺在父母准备好的温床上度日,这样的留学生也不仅仅在日本这边才有,实际上中国留学生多的国家基本上都存在这样的现象。
有媒体总结到他们一般有这样几个特点,首先,语言上不过关,这样的留学生口语水平仅限于语言学校毕业时的水平,用于日常生活交流还可以,但更深层次的文化交流则比较困难。
其次,留学生的个人自立能力都不太强,有父母在后面支撑,当初出国前抱定打造自己的雄心壮志已经消磨掉。
黄淑华表示,归根到底,这是不科学的留学规划所造成。学生的留学目标不明确,导致留学计划和留学准备不周详,最终形成受挫后封闭自我的恶性循环。
陆明对留学“宅人”现象的分析则是,一方面这是源于学生被家长过分保护,社交能力得不到充分锻炼。一旦独自留学,容易出现不适应,不会拓展社交圈。另一方面是,部分家长“一厢情愿”送孩子出国,孩子很容易产生“逆反”心理,变得不愿意跟身边人交流,成为“宅人”。
另外,部分学生自信不足,怕受挫折,怕遭拒绝,在与别人的交流中,架起了隔离网,主动将自己变成“宅人”,希望藉此减少自己碰壁的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