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AL伦敦艺术大学视觉传达录取,科研项目来助力
背景介绍
申请难点
留学规划与提升
录取院校及专业:
伦敦艺术大学University of the Arts London--视觉传达
爱丁堡大学The University of Edinburgh--设计与数字媒体
本科背景:媒体艺术与设计专业 GPA 85+
申请过程遇到哪些难点?
规划与定校是这个案例成功与否的关键。学生的专业背景是媒体艺术与设计专业,学生大学阶段选择这个专业,主要是因为学生对海报设计,游戏UI界面,以及Adobe家族的制图软件情有独钟。但是学生本人并没有过硬的设计背景,且大学期间的许多科目是以理论为主的,直接去申请设计类院校,既要经历作品集的考验,又要在专业背景上接受招生官的选拔。
为什么会产生这个难点?
是背景原因、成绩原因,还是其它什么原因?
产生这个难点主要是因为学生事先并没有作品集方面成熟的储备,而且本科背景与艺术类专业也不算完全匹配。正因为如此,学生的第一版规划相对比较保守,还加入了一些偏传媒文化类的专业,但经过经验丰富的蔡老师与学生的反复深度沟通,发现这不是学生真正想要的专业。学生内心的梦想还是学以传播设计为主的专业。我们的规划团队为了帮学生努力实现心中真正的梦而调整了思路。
是如何解决这个难题的?
学生初期的梦校是爱丁堡大学,钟爱的专业是Design and Digital Media(DDM),我们的团队中恰好有一位爱丁堡大学DDM专业毕业的学术规划师张老师。张老师首先了解了该同学的一些零散作品,发现她的绘画功底与设计创意都是非常不错的,缺乏的是系统性的整合,细节的润色,与创作的清晰思路。于是张老师分享了爱丁堡DDM专业的选拔标准,学科带头人喜好的作品创意,并推荐学生参加了斯芬克作品集辅导。
与此同时,鼓励她相信自己的实力,大胆地冲刺伦敦艺术大学,UCL等更加知名的院校。同时,为了增加学生的专业素养与申请竞争力,蔡老师建议她参加“传媒行业研究”海外学术科研项目。
功夫不负有心人,学生勤奋,踏实,在科研项目与作品集方面都取得了不俗的成绩与老师的一致好评,最后出品的作品集出人意料的精彩。加之后期王老师指导流畅、优美的文书,学生很快收到了伦敦艺术大学的面试通知,并在面试中表现突出,当场拿到了招生官的offer!而爱丁堡DDM的offer紧随其后,目前学生还在等待UCL的审理结果。学生经过与同学,家长的讨论与权衡,最终决定选择伦敦艺术大学。
伦敦艺术大学学校的录取要求是什么?录取率如何?
1. 申请伦敦艺术大学研究生课程通常要求取得英国大学二等荣誉学士学位或国际同等学历条件。
2. 国内学生申请伦敦艺术大学硕士课程需满足以下要求:
①具有申请相关专业的本科学历。
②具有一定的相关专业知识和实践经验。
③提供针对申请课程的专业作品集。
伦敦艺术大学的录取率为22%,申请难度很高。来自世界各地优秀的申请者竞争非常激烈,相应的,毕业生就业表现优异。
中国学生的申请难点有哪些?
伦敦艺术大学,爱丁堡大学近年来申请难度逐年上升,尤其是作品集,要求十分严苛,对学生的专业性要求很高。
院校解读
留学方案
案例分析
Q:为什么会选择视觉传达?
我认为所有人类眼睛可以欣赏的美都属于视觉传达的学习方向。很多人可能会说不清视觉传达究竟是什么,我觉得这个专业最大的优势就是无论什么范畴都可以接触到。我在大学期间不仅学习了Photoshop之类的专业软件,还学习过摄影、书法以及产品设计等。
Q:对自己未来有什么规划呢?
自己最理想的规划是读完研后可以留在英国工作一两年,但我也知道英国工作很难找,所以我可能会毕业前先递简历到国内,毕业后直接回国工作。未来希望能有自己的独立工作室,这个过程肯定很困难,不过有机会我就会去尝试。希望毕业后能进入到设计师这一行,实现从小到大的愿望。
02 作品集分享
Q:什么时候开始准备作品集的呢?
我其实花了近一年时间来准备。18年中到19年一月做了第一份作品集,又把其他的项目做了更改,真的费了蛮多心思,幸好结局是好的。
Q:一套作品集中你最关注的是什么?
我觉得作品集并不只是一个简单的作品介绍合集,我们更多是要通过作品集传达自己的想法,可能是对世界的思考,可能是对人生的感悟,也可能是展示你的独特性格。不过总的来说就是要让招生官老师们看到你,不管是对你作品的哪个部分感兴趣,只要吸引招生官的目光,我们就等于半只脚迈进大学啦!
另外,我还想强调一下作品集的完整性,这个完整性不是说项目一定要做的有多完整,而是指思路上的完整,建议大家在排版前把自己的思路理清楚,多问问自己为什么要这么做,为什么要用这个材料,为什么要用这个形式去表达......
Q:给我们介绍一下你的作品集吧! (作品集包含哪些项目,项目概况)
我的作品集一共有五个项目:
第一个是关于“公共资源”,我设计了一个装置,想表达资源是共有的概念;
第二个项目是一个汉服体验馆的VI设计,做了很多logo,还有地图之类的,主要目的是为了介绍汉服,让大家了解汉服;
第三个项目我真的特别喜欢,是设计了一套塔罗牌的牌面,采用了埃及壁画的风格,玩法上也做了一点小设计,是想通过这副牌表达人还是要相信自己,不能只看表面结果的想法;
第四个项目是立体纸雕书,是对于将来的幻想,这个项目中穿插了一些照片,表达人和人的关系日渐冷漠,还做了机械化大脑的纸雕,希望唤醒大家对纸质阅读的体验感;
最后一个项目讲的是流浪动物问题,我采用像素游戏的风格设计了小猫小狗的形象,并做了一个游戏的demo视频,这个游戏是以流浪动物生活的视角来展示,我想通过这个游戏传达流浪动物们颠沛流离的生活。同时还提供“云养猫”的服务,可以让没有时间和空间的人有线上领养的机会。
Q:你最满意哪个项目?讲解一下项目情况和创作理念、设计过程吧
印象最深刻的应该是第一个项目。刚才也简单介绍了,这个项目是做了一个装置,整个装置大概有两个米宽两米高,设计初衷是想让人们认识到资源是共有的。
调研期间我先做了问卷去了解人们对 “公共资源”的了解程度,然后探索了人类和资源的关系,收集自然界的各种资源图像,发现它们都可以抽象看做规则图形,我把这些图形组合到一起,定做了和资源颜色相似的亚克力片,用胶水把它们粘到一起拼成立体的多边形,再把他们组装起来放到透明盒子里。
盒子上的透明方块是滴胶做的,里面是一些代表人类活动的东西,比如锤子弹簧之类的,我用化学药剂把他们做成生锈的样子,上面还有个心脏模型,代表着人类,金属笼子就是人类生活的地方,管子代表我们都在使用资源,它们是属于全人类的。
Q:在创作过程中你遇到过哪些有挑战性的问题?
对我而言最困难的部分就是调研。我的作品集里调研内容贯穿始终,没有多余的可以筛选,这个过程真的很困难,老师们反馈了很多次调研不合格。后来我就硬逼着自己去找,跟老师请教需要包含哪些内容,一样一样列下来。每次调研都规定必须有多少张图,多少张问卷,这样才慢慢把调研部分填满。
Q:有什么经验可以和大家分享?
要对自己有信心,不懂就问不会就学。自己要想好到底想上什么学校,有什么目标,定好了目标就一定要坚持,怕自己坚持不下去可以合理的安排缓冲期,最重要的就是要有紧迫感,现在留学压力越来越大啦,要加油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