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中国的经济发展越来越看好,很多留学生会选择毕业后归国发展,除了回自己家乡所在城市以外,北上广深等一线城市依然是很多学生的首选城市。之前发过一篇北京对于留学生的归国优惠政策,今天咱们看看广州市对于对于留学生有哪些归国优惠政策呢?
-
引进人才入户
是指在年龄、学历、职称、技能、岗位等方面符合条件,并在本市就业或创业的非本市户籍人员入户广州,具体按《广州市引进人才入户管理办法》办理。
-
积分制入户
是指在我市长期合法稳定居住就业的非本市户籍人员,根据相应的指标体系计算积分,依排名规定和年度入户指标入户广州,具体按《广州市积分制入户管理办法》办理。
-
政策性入户
是指按照国家、广东省、广州市关于家庭团聚、学生入户、安置入户、收养入户、恢复户口、回国(入境)定居等方面的特定政策,符合规定条件的非本市户籍人员入户广州,具体按《广州市政策性入户管理办法》办理。
因为留学生是属于引进人才入户类别,咱们重点看一下,满足其一即可:
-
经我市认定或审核确认的高层次、高技能人才,年龄要求按不同类别而定;
-
具有博士研究生学历,或具有博士学位,或具有高级职称的人员,年龄需在50周岁以下;
-
具有硕士研究生学历,或具有硕士学位的人员,年龄需在45周岁以下;
-
具有国内普通高校全日制大学本科学历并有学士学位,或具有国(境)外学士学位,或具有中级职称的人员,年龄需在40周岁以下;
-
从事我市引进技术技能人才职业目录内相关职业的技术技能人才,根据其职业状况,需满足年龄、在本市参加社会保险时间等相应条件;
-
广州市经济社会发展急需的其他人才。
办理引进人才入户的社保缴纳要求:
-
来穗就业创业的留学人员,硕士研究生、博士研究生以及择业期内的留学人员入户,只需有在本市缴交社会保险费的记录即可;其他留学人员缴纳本市社会保险费的时间仍为6个月。
-
硕士研究生、本科生和专科生的择业期为毕业两年内,博士研究生的择业期为毕业五年内,择业期从毕业证书落款日期起算。
留学人员办理引进人才入户需要提交的材料:
-
户口簿等身份资料
-
广州留学人员引进人才入户申报表
-
落户地址材料,按照落户地址顺序提供以下材料之一:
-
迁入本人或直系亲属房产的,提供房产证或《个人名下房地产登记情况查询证明》;不动产登记信息实现共享核查后,按要求通过信息共享核查。
-
迁入用人单位集体户(含人才市场集体户)的,提供集体户单位同意落户意见及加盖公章的集体户户口簿首页复印件;
-
迁入街道公共集体户的,提供个人无以上规定住所书面承诺并提供街道公共集体户地址及所属派出所。
-
毕业证、学位证等证书以及学历、学位查询结果或认证材料,以及教育部留学服务中心《国(境)外学历学位认证书》。
人才计划和支持政策-产业领军人才重点项目
根据《中共广州市委广州市人民政府关于加快集聚产业领军人才的意见》,广州市每年在全市有计划、有重点地遴选和支持一批重点产业领域的领军人才和团队进行支持和奖励,具体的措施如下:
-
支持创业领军团队。5年内对先进制造业、战略性新兴产业和生产性服务业领域内约50个高端创业团队,分别给予300万元人才经费资助,并以股权资助与无偿资助组合方式给予最高3000万元的项目经费资助,同时提供工作场所房租补助、贷款贴息、首购首用风险补偿等工作支持。
-
支持创新领军团队。5年内对在先进制造业、战略性新兴产业和生产性服务业领域内企业和新型研发机构承担新产品、新技术、新工艺研发攻关项目的约50个高端创新团队,分别给予300万元人才经费资助和最高3000万元的项目经费资助,并提供首购首用风险补偿的工作支持。
-
支持创新领军人才。5年内对具有良好科研背景和较强技术研发能力,在先进制造业、战略性新兴产业和生产性服务业领域内企业或新型研发机构担任应用研究和技术、产品研发重要职位的约100名高端创新人才,分别给予100万元人才经费资助。
-
支持创新创业服务领军人才。5年内对为科技型企业提供社会化、专业化服务,在降低创新成本、促进创新活动、推动科技成果转移转化等方面作出突出贡献的约50名服务业高端人才,分别给予100万元人才经费资助;所在机构符合条件的,优先纳入广州市科技创新券服务机构及服务目录。
-
奖励杰出产业人才。每年对30名为我市现代服务业、先进制造业、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和传统产业转型升级作出卓越贡献的产业领军人才,按三个等次,分别给予500万元、100万元、50万元一次性薪酬补贴。
-
奖励产业高端人才和急需紧缺人才。每年对1000名在企业管理、研发、生产、财务、销售等岗位担任高级职位的产业高端人才,2000名具有较高能力和技术水平、从事企业核心业务的产业急需紧缺人才,按其上一年度对我市发展作出的贡献给予一定额度的薪酬补贴,最高每人150万元。
-
奖励引才成绩突出企业。鼓励企业通过猎头公司等人力资源服务机构从市外引进产业领军人才,按其引才成本费用的50%给予一次性费用补贴,最高每人5万元;对每年引进市外产业领军人才数量居全市前列的企业和人力资源服务机构,给予额外费用补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