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博士录取案例
学生条件:
国内本科在读 专业: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GPA:3.6+ TOEFL110+ GRE330+
录取结果: 密歇根大学安娜堡分校 计算机博士全奖 专业排名第11
伊利诺伊大学香槟分校 计算机博士全奖 专业排名第5
申请难点分析:
1. 本科生直申博士,绩点上不占优势
2. 申请定位为专排前三十名校,难度要求高
3. 申请专业为大热门专业,竞争人数众多
成功因素分析
1. 提早规划,提前着手准备科研学术经历
2. 全面准备,海外经历增加竞争力
3. 策略得当,硕博同申冲刺名校
在刚刚认识同学的时候,她还是大二学生,当时她对于申请的计划非常纠结。长远的计划中,同学是要做科研型人才,进入高校或科研机构工作。所以是直接申请博士,还是先硕士再读博士,她经历了很长时间的纠结。我们了解她的留学目标后,分析了她的背景条件。其中最重要的一点,我们注意到她周边的学术资源和机会非常多,如果能够把这些资源充分利用上,她完全是可以直接申请博士的。所以在设定方案时,我们是按照博士申请来规划,同时兼顾美国top院校的硕士,不错过任何名校的选择机会。
早规划的优势
经常会有同学提出疑问“大学生在校内怎么做科研?”也会有的同学说“科研项目不喜欢招收本科生”,貌似大学生在参与学术科研上有重重障碍. 同学的经历对大家的疑问刚好是个参考。
同学从高中就对计算机领域有浓厚的兴趣,进入大学后更是早早确定了出国留学的计划。在大一时,同学就开始为申请积累资源。大一的专业课同学就都取得了非常优秀的分数。并且积极参加校内的计算机类比赛活动。虽然并没有成果,但是这段时间积极活跃的状态,也给系里很多老师留下了印象。功夫不负有心人,在大二下学期,有老师答应带同学做项目。虽然项目内容比较简单,但是同学全力以赴的投入到其中,她的的专业基础还有学习能力得到了老师的肯定。随后同学加入了学校的信息学实验室, 同学在学术科研的道路上越走越快,成果也越来越多。半年后,实验室的论文上有了同学的署名,虽然位置比较靠后,对于同学来说,这是她在学术道路上迈出的一大步,这个经历深深地激励了同学。她在这个实验室,一直到大三下学期,老师的悉心指导加上她的勤奋努力,让同学的项目进展非常顺利,并且有机会发表文章。
回顾这段经历,同学在大一和大二,跟其他同学的大学生活没有什么差别。但是一个小小的机会把握住之后,经过时间的酝酿和个人的努力,最终让同学收获了让人羡慕的成果。我在平时与同学们交流时,会发现很多同学有这样的机会,只是不幸被不少同学给忽视了。不管最终是否能发表文章,良好的科研经历,在开始的时候,都是从简单而基础的专业活动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