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景介绍
这篇博文主要想和大家分享一下学生的成长经历,尤其是默默在背后支持学生的家长。
申请难点
留学规划与提升
看到自己ERP里的学生名单,我回想起和每位学生、家长相处的细节,点滴中,思绪又回到了几年前。
我首先接触的是某同学的周边。妈妈眼里的她有些叛逆,学习上缺乏兴趣,严重偏科,总成绩徘徊在普通中学的中下程度。专注力还不错,英语相较其他学科成绩优秀。是家里的小孩子,家人都很宠溺。属于要什么都会满足,或者还没等她提出来,家长就已经满足的那种。她提出要在中学阶段赴美留学让家长有些措手不及。前期,家长心里充满了很多疑问,诸如:是否和老师、同学们相处不融洽?升学有压力,要逃避?是不是真的一时兴起?……好友眼里的她有些独立,遇事儿总有她自己的逻辑,校内校外都特别担当,不惧怕别人的眼光,敢于做自己。认准的事儿,她一定会倾尽全力。但是,偶尔也有焦虑的时候,而“焦虑”的表现就是拨弄自己的头发。说到出国,好友反馈,不意外,这是她斟酌了许久的事情。
见到她时,我向她详细分析了适用她的升学建议及时间安排。
基于当时她还是高一在读的学生,我给她两条升学建议。第一、申请美国中学,回读10年级。高一在读生(对标美国是10年级)通过回读一年这种方式,她又多了一年来完成国内到国外的过渡,而这个过渡,最好放在10年级。因为在美国11年级结束后的8月/9月份,美国大学系统开放。进入12年级上半学期,学生们除了要完成美国中学的必修课、选修课,获得中学毕业的资格外,还要同步完成大学申请的工作。对于国际生,大学申请中,除了GPA,还有语言标化成绩需要提供(TOEFL/IELTS)。第二、以美国大学申请为目标。完成国内高中课程,同步学习TOEFL,会考后高三上完成美国大学申请。这种方式相较于中学赴美,把对美国的教育方式的适应放在了大学阶段。这两种思路,没有哪个更好,只有哪个更适合。当即,某同学约了她父母隔天来公司面聊。
第二次见到她,是和她父母一起。她的爸爸妈妈表达了他们的担忧,她沉默了,赌气的那种。我努力让气氛缓和后,她谈定了,然后思路特别清晰,结合着我对她的升学规划和时间安排,她提出了她具体实施的点,以及她的人生定位,想要的生活方式,未来的发展等等。我客观的帮她分析了,接下来的两到三年她可能会面临到的挑战,解答了家长对于赴美留学的误区。片刻之后,她爸爸坦诚地说,其实还是舍不得。可没想到,她已经规划的那么长远。他们当家长的,愿意以开放的心态来看待留学这个事儿,也愿意支持孩子赴美留学。最终,他们选择了第一种让孩子回读10年级这条路。
通过选校、定校、申请材料的准备、面试等,某同学顺利获得心仪学校的录取。签证后,顺利赴美。她通过一学期又一学期的全A,让背后支持她的爸爸妈妈放心,让我们放心,最终在美国中学3年,她带着GPA3.8+的成绩,TOEFL标化100+的成绩拿到美国多所高校的录取。
从国内到国外,她通过自己不懈的努力,一步步向自己的目标挺进,当然,最为关键的是,有与时俱进且善于倾听的家长一直在背后默默支持。这点让我尤为感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