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师,我觉得气象学这个专业我挺感兴趣的,我父母也支持!”
C同学在规划阶段的优势之一在于他很早就确定了心仪专业。在很多学生还在纠结选什么专业的时候,C同学很早就明确了申请专业方向。然而气象学的大方向下仍有许多小分支,开设相关专业的院校也不在少数。
为了更好的锁定具体专业和院校,我们的中期规划老师开始引导开始C同学对不同的学校进行专业探索。C同学每周会去详细了解一所学校,看这所学校跟气象学相关的专业有哪些,分别有什么特色的课程,我们能做一些什么准备。
C同学在与中期顾问老师一次次交谈中,慢慢捋清楚了自己的目标。虽说气象学是较为冷门的专业,但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不用老师提醒他就明白了之后的选课需要重理科,并在G10-G12每一学年的课,都以物理、化学为主,并每门都保持着优异的成绩。
最后在申请阶段,C同学的成绩单上是满满的数理化的课程,可以说在留学规划阶段,尽早的完成“专业启蒙”,围绕专业选对口的高中课程,其实就是制胜的重要因素之一。
“背提”项目、标化成绩双开花
在完成了留学规划中的“专业启蒙”后,中期规划老师对C同学制定了学术管理和背景提升的规划方案。申请藤校的准备工作从来都不会轻松,我们与C同学一再强调公益活动和兴趣爱好的重要性,C同学也以超强执行力完成了多项规划任务。
在背景提升项目选择方面,C同学参与了不少跟环境、气象相关的学术活动。在一年暑假期间,C同学和德州农工大学气象学博士Dr Xu 做了一个“关于2022年全球热浪的气象学分析”,同时,在暑假参加的哈佛夏校里面,选了一门海洋生物和海洋生态系统和一门物理,均拿了A的好成绩。
同样在这个暑假,C同学的SAT冲到了1520(拼分1530),在8月考完SAT后,C同学才稍稍松了一口气。能在短短3个月完成这么多条线的任务后,才休息不到一周,又紧急开始文书的撰写和G12的开学。
回顾这段经历,C同学很早之前就确立了目标和专业,通过有效且有方向的规划完成背景提升、校内GPA和标化成绩等多项规划任务。踏踏实实往自己的梦想靠近,不忘初心,方得始终,就是这个道理。
给申请文书增添亮点的经验之谈
C同学的主文书开始得比他班上的同学都要晚。在9月初的时候,C同学表示班上绝大部分同学已经完成主文书。而在9月中下旬的时候,C同学的初稿仍是不尽如人意。
在这个关键节点后期顾问老师与C同学以及他的父母开启了脑暴式讨论,对文书部分进行了调整指导:
最开始,文书中描述的过去7年马术之旅主要定位在于有效交流能力。在多番讨论后,我们决定加入一些元素:人与马之间跨物种的情感、探索自然、在团队项目中领导力等,并调整了原本枯燥的文书开头以及结尾,最终呈现一版个人特质突出的文书,让C同学在众多申请者中脱颖而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