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14名校斩获5枚Offer!苏大+武大背景,TA的LLM申请之路为何如此亮眼?
- 原创
背景介绍
在2025fall美硕法学申请竞争尤为激烈的背景下,我们的一位学员凭借扎实的学术积累、多元的实务经历和清晰的职业规划,成功斩获包括纽约大学、伯克利、西北大学、UCLA、乔治城大学在内的5所T14法学院LLM录取,成为今年申请季中备受瞩目的一匹“黑马”。
学员背景
-
教育背景:苏州大学法学本科(GPA 3.6/4.0,LSAC评级AA)
-
武汉大学知识产权法硕士(在读,GPA 3.64/4.0,LSAC评级S)
-
标化成绩:TOEFL 107(曾考出115)
-
实务经历:
-
盈科律师事务所全职工作2年(金融与知识产权方向)
-
竞天公诚律师事务所暑期实习
-
苏州中级人民法院实习
-
-
科研与竞赛:
-
参与《中国知识产权蓝皮书》编写
-
标准必要专利课题研究
-
红十字国际人道法模拟法庭竞赛全国二等奖
-
FDI Moot深圳赛区二等奖
-
-
校园领导力:曾任模拟法庭社团部长、研究生代表大会办公室负责人
申请难点
留学规划与提升
该同学背景十分扎实,但如何在众多高分学霸中脱颖而出?我们在文书设计中着重突出以下几点:
1. 跨学科+实务的复合视角
从本科风景园林→英语→法学的跨专业转向,到执业期间处理金融、知识产权、劳动法、并购尽调等多领域业务,我们强调其“跨界思维”与“快速学习能力”,体现LLM项目偏爱的多元背景。
2. “问题意识”与比较法兴趣
文书以多个真实案例为引,如:
-
美国友人对中国移动支付的惊叹,引发对“法律如何影响技术普及”的思考;
-
吉林药企尽调中发现的“专利工具化”现象,激发对中美专利制度实效差异的研究兴趣。
通过这些故事,我们将学员塑造为“善于从实务中提炼真问题”的潜在比较法研究者。
3. 坚韧性与成长性
文中也巧妙融入其工作期间遭遇车祸后坚持康复与学习的经历,展现其心理韧性与职业信念,成为打动招生官的情感触点。
-
清晰的学术连贯性:从本科到硕士,从模拟法庭到专业论文,知识产权法方向一以贯之,体现明确的职业目标。
-
实务与理论深度融合:盈科2年全职+红圈所实习+法院经历,形成“实务—学术—再深造”的良性循环。
-
国际化素养突出:模拟法庭竞赛、De-SPAC交易文书翻译等经历,凸显其具备适应英美法课堂的语言与逻辑能力。
详情咨询美研部-陈欣淼老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