曼彻斯特大学在今年的 QS 世界大学可持续发展排名中,再次被评为全球zui具可持续发展驱动力的高校之一,成功保持全球前十的位置。
在本次排名中,曼彻斯特大学的综合得分为 98 分(满分 100 分),全球位列第 10,英国第 5,以表彰其在应对全球最严峻的环境、社会和治理(ESG)挑战方面的突出能力。
值得注意的是,曼彻斯特大学依然是全球weiyi同时进入 QS 可持续发展排名和泰晤士高等教育(THE)影响力排名前十的大学。在今年6月发布的2025泰晤士高等教育世界大学影响力排名中,曼大连续第三年位列欧洲第yi、世界第二。
QS世界大学可持续发展排名的评估方法基于高校在三大评估维度上的表现:
· 环境影响(45%占比,整合三大维度:环境可持续性、环境教育、环境研究)
· 社会影响(45%占比,整合五大维度:平等、知识交流、教育影响、就业能力与成果、健康与福祉)
· 良好治理(10%占比,涉及良好治理相关因素:道德规范、招聘实践、透明度、决策机制等)
QS 可持续发展排名今年迎来第四届,是迄今为止覆盖范围最广的一次,共评估了 2,002 所大学(相比 2024 年的 1,745 所更为全面)。该排名从科研、教育和运营等多个维度衡量高校对可持续发展的承诺,包括校友在科技领域应对气候问题的贡献、针对联合国 17 项可持续发展目标(SDG)的研究影响力,以及大学作为教育与研究机构、并同时身为大型雇主,在社会与环境层面的整体影响。
曼彻斯特大学社会责任副校长 Nalin Thakkar 教授表示:
“在被评估的高校数量不断增加的情况下,学校依然保持全球前十,这充分体现了我们在环境和社会可持续性方面的持续承诺。这一卓越成绩是全校共同努力的成果。”
在学校全新战略“From Manchester for the world”中,“社会责任”被确立为五大基础之一。作为全球领先的研究型大学,曼彻斯特大学正通过突破性的科研、教学、社区参与以及负责的校园运营推动全球变革。
仅在过去五年中,曼彻斯特大学的学者就发表了超过 21,500 篇与可持续发展目标(SDG)相关的研究成果,占英国该领域全部研究的 4%。在教学方面,学校通过开放的教育资源、Stellify 项目以及嵌入课程的社会责任实践,为学生提供应对全球挑战的知识与能力。
大学因其在公众参与方面的卓越表现而获得了极具声望的“白金水印”(Platinum Watermark),并通过曼大博物馆(Manchester Museum)、惠特沃斯美术馆(the Whitworth)、乔德雷尔岸天文中心(Jodrell Bank Discovery Centre)以及约翰·赖兰兹研究院与图书馆(John Rylands Research Institute and Library)等文化机构,持续推动本地与全球社区参与并关注可持续发展目标。
同时,大学的校园运营也贯彻这些价值观,包括成为“为员工支付生活工资”雇主、在平等标准方面保持领先,以及坚定承诺于 2038 年前实现校园零碳排放。
今年早些时候,大学启用了来自一座大型新建太阳能发电场的清洁可再生电力,为校园供能。这意味着学校多达 65% 的用电需求将由全新建设的可再生能源dujia供应。此举将每年减少 12,000 吨二氧化碳当量排放,足以为 21,000 户家庭供电。
曼彻斯特大学社会责任主任 Julian Skyrme 博士表示: “这一卓越成就是全校员工、学生及各方合作伙伴共同努力的结果,大家都在推动我们将社会与环境影响融入所有工作中。尽管我们依旧清楚未来还有很多工作要做,但我们为这一 QS 的肯定感到自豪,并将坚持以身作则。”
曼彻斯特大学中国中心自2008年成立以来,秉承大学坚持推动全球可持续发展、践行社会责任的宗旨,始终致力于支持与推动区域内的可持续发展,积极发挥社会价值,坚持举办年度社会责任论坛,社会责任月等各类相关活动。
今后,曼彻斯特大学中国中心也将一如既往地与社会各界紧密合作,在承担社会责任、实现可持续发展目标的道路上继续发挥领军作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