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赛是国际top级数学建模竞赛,全称美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核心是跨专业组队用数学方法解决实际问题,含金量高且认可度广。
一、基本信息
全称:Mathematical Contest in Modeling / Interdisciplinary Contest in Modeling(MCM/ICM)。
主办方:美国数学及其应用联合会(COMAP),联合美国工业与应用数学学会(SIAM)等机构举办。
举办时间:每年 1-2 月,为期 4 天(96 小时),具体日期以官网当年通知为准。
参赛对象:全球大学生(本科为主,部分院校研究生可参赛),原则无专业限制。
二、适合的专业学生
核心专业:数学、统计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具备建模和编程基础的学生占优。
相关专业:工科(机械、电气、自动化等)、商科(金融、管理科学)、社科(环境、公共政策等),能结合专业场景解读问题。
跨专业组合更吃香,比如 “数学 + 编程 + 写作” 的搭配,覆盖建模、实现、论文输出全流程。
三、比赛内容
参赛形式:3 人一组,可跨校组队,无指导老师现场指导。
题目类型:分 MCM(数学建模竞赛)和 ICM(交叉学科建模竞赛),各 3 道题,涵盖环境、工程、社会、经济等实际场景。
核心要求:通过数学建模、算法设计(可用 Python/Matlab 等工具)分析问题,最终提交英文论文,无需提交代码。
总时长:连续 96 小时(4 天),通常在每年 1-2 月举办,具体时间以官网通知为准。
时间节点:从题目发布开始,需在规定时间内完成选题、建模、计算、论文撰写并提交,无中途休息时间。
四、结果评选
等级划分(从高到低):Outstanding Winner(O 奖,全球top)、Finalist(F 奖,入围奖)、Meritorious Winner(M 奖,优异奖)、Honorable Mention(H 奖,荣誉奖)、Successful Participant(S 奖,成功参赛奖)。
评选标准:模型的合理性、方法的创新性、论文的逻辑性和英文表达,无统一标准答案。
获奖比例:O 奖约 0.1%-0.5%,M 奖约 5%-10%,H 奖约 15%-20%,S 奖为基础获奖等级。
五、参赛核心要求
组队规则:3 人一组,可跨校、跨专业组队,无需指导老师现场协助。
语言与提交:全程使用英文完成论文,仅需提交电子版论文,无需提交代码或实物。
工具支持:无强制工具要求,常用 Python、Matlab、R 等编程软件,Lingo、Excel 等建模工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