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非学子保研211之路复盘
- 原创
背景介绍
长江大学,教育心理学本科,均分89
申请难点
研夏令营申请 面试
留学规划与提升
同学是通过朋友推荐找到吉老师咨询的保研留学双规划,但是时间比较晚,咨询的时候已经大三下学期,了解到同学本专业的保研情况往年不太好,且目前成绩比较边缘,但依然有机会获取保研资格。首次沟通后明确了保研留学双路径升学的方案。
在双方配合中,我们一方面指导同学积极备考雅思,同时结合已有的软背景经历,指导同学进行大三暑假的竞赛和实习进度,再不确定是否最终有保研资格的情况下,依然积极筛选保研项目并进行夏令营的申请,成功的拿到多个211院校的入营机会,并且在老师的面试指导下,最终顺利拿到东北师范大学,华南理工的心理学硕士录取,同时在本校推免中,同学以第三名拿到本专业的最后一个保研资格完美收官!再次恭喜同学!
院校解读
东北师范大学心理学硕士教育依托其深厚的师范教育底蕴和学科优势,为学生提供系统的学术训练与实践机会。以下是基于最新招生信息和学科资源的综合介绍:
一、学科实力与研究方向
学科背景心理学院始建于 1951 年,拥有心理学一级学科博士点、博士后科研流动站,发展与教育心理学为吉林省重点学科,心理学专业为国家特色专业。学院拥有国内一流的实验室(如 ERP、眼动、TMS 实验室)和师资队伍,30 名专任教师均具博士学位,部分来自北师大、中科院心理所及海外知名高校。
研究方向
学术型硕士:基础心理学、发展与教育心理学、应用心理学,涵盖认知神经科学、儿童发展、心理健康等领域。
专业型硕士:
应用心理(045400):侧重心理咨询、社会心理服务等实践应用,全日制学制 3 年,学费 10000 元 / 年。
心理健康教育(045116):培养中小学心理健康教师,学制 2 年,学费 3.2 万元全程。
二、招生要求与考试科目
报考条件
学术型硕士:不招同等学力,跨学科考生需符合特定本科专业要求(如数学、计算机、医学等)。
专业型硕士:应用心理不限制跨考背景,心理健康教育仅限心理学或教育学本科报考。
初试科目
学术型:政治、英语一、312 心理学专业基础综合(全国统考)。
应用心理专硕:政治、英语二、347 心理学专业综合(含普通心理学、人格心理学等)。
心理健康教育专硕:政治、英语二、333 教育综合、845 心理健康教育。
复试要求
学术型:基础心理学复试科目为认知神经科学,发展与教育心理学、应用心理学复试科目为心理学研究方法。
专业型:均需参加心理学研究方法笔试,及综合能力面试(含英语听说)。
复试占比:总成绩 = 初试总分 ×60% + 复试总分 ×40%,复试不合格(低于 60 分)不予录取。
三、培养模式与课程设置
学术型硕士
学制 3 年,强调科研能力培养,需完成 32 学分课程(含测量与统计、心理学实验技术等),并发表 CSSCI/SSCI 论文或完成咨询报告等创新成果。
培养方式:导师组集体指导与个人研究结合,鼓励参与国家级课题(如儿童青少年心理健康促进项目)。
专业型硕士
应用心理专硕:课程涵盖临床与咨询心理学、社会心理学等,需完成至少 600 小时实践(如学校心理咨询、企业 EAP 服务),并通过实践考核。
心理健康教育专硕:聚焦中小学心理健康课程设计与危机干预,提供实习基地(如东北师大附中、长春市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指导中心)。
四、学费与奖助政策
学费标准
学术型:8000 元 / 年。
应用心理专硕(全日制):10000 元 / 年;非全日制:4.8 万元全程。
心理健康教育专硕:3.2 万元全程(非全日制)。
奖助学金
国家奖学金:2 万元 / 年(覆盖约 2% 硕士生)。
学业奖学金:全覆盖,专硕 6000 元 / 年,学硕 8000 元 / 年。
国家助学金:6000 元 / 年,另有 “三助” 岗位津贴(如助教、助研,每月 800 元)。
五、就业前景与校友资源
主要去向
学术与科研:攻读博士学位(如北师大、中科院心理所),或进入高校、科研机构(如吉林省社科院)。
学校系统:中小学心理健康教师(深圳、北京等地校招竞争优势显著,部分岗位年薪超 20 万)。
企业与社会服务:人力资源管理、用户体验设计(如华为、腾讯等企业校招),或开设心理咨询工作室。
校友支持
学院设 “心职讯” 就业指导系列活动,定期举办企业招聘会与校友经验分享会。
校友网络覆盖全国,如深圳校友会定期组织心理健康教育论坛与资源对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