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加拿大公布了2026年-2028年的移民水平计划,不仅涵盖了永久居民的配额,还首次纳入了临时居民(包括学签和工签)的名额限制。值得注意的是,2025年的学签配额从原先的30多万大幅削减至15.5万,这一变化让许多计划赴加留学的申请者感到意外。
然而,与此同时,加拿大推出了一项针对高层次人才的新政策:指定教育机构(DLI)的硕士和博士课程申请者将不受上述学签名额限制,并且无需提供省级接受信(PAL/TAL)。这一举措被视为加拿大在吸引高端人才方面的重大突破。
政策调整的背景与动因
自加拿大开始对临时居民实施配额管理以来,不少高校,包括部分知名学府,纷纷反映国际生源数量出现下滑。对于依赖留学生收入的加拿大教育体系而言,这无疑是一个严峻的挑战。由于本地学生的学费远低于国际学生——通常一名硕士留学生的学费相当于四至五名本地学生的总和——留学生数量的减少直接影响了学校的财政状况。
此外,印度留学生的管理问题也是此次政策调整的重要考量之一。过去,大量印度学生赴加后出现转签、非法打工等现象,引发了监管层面的关注。因此,政府通过削减学院和本科阶段的学签名额,同时为硕博类别开辟“绿色通道”,旨在优化留学生结构,提升整体质量。
硕博人才的优先地位
显然,加拿大更倾向于吸引具备较高学术能力和专业背景的硕博留学生。这类学生不仅在个人素质上更具优势,还能为加拿大劳动力市场输送更多高技能人才,从而支持国家的长期经济发展。
移民政策的潜在趋势
尽管最新的移民计划表面上压缩了临时签证和永久居民的总体名额,但实际上,加拿大通过多种“隐形”渠道维持着人才引进的规模。例如,临时居民转永居的3万多个名额、国家职业分类(NOC)系统中的额外配额,以及此次硕博学签的豁免政策,都显示出政府在调控移民流量上的灵活策略。
有分析认为,官方公布的移民计划或许更多是为了回应公众关切,而实际操作中仍保留了充分的空间。无论如何,2026年对留学和移民申请者而言仍充满机遇。不过,值得注意的是,直接通过留学实现“一步到位”移民的难度可能增加,未来更多人可能需要通过积累本地工作经验、获得雇主担保等途径达成移民目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