团结香港基金及香港大新银行联合推出的《团结香港基金—大新银行大湾区行业发展指数2025》10月21日在香港发布。该指数全面剖析大湾区11个城市在六大重点行业的表现,其中,香港在金融服务、贸易及物流、文化体育及旅游三大行业蝉联榜首。今年的指数新增AI(人工智能)和企业「出海」两大主题。
报告要点
-
2025年大湾区六个重点行业整体发展由+4.9%加快至+7.1%,创科成增长火车头 (+14.8%),建造及房地产跌势放缓(-0.4%),其他行业发展步伐稳健
-
信心指数的现状值为55.5,未来值为57.3。企业信心较去年有改善,对来年前景偏向乐观
-
香港在金融服务、贸易及物流,以及文体旅蝉联大湾区第&一,尤以愈发巩固的国际金融中心地位最为亮眼;深圳继续稳坐创科和制造龙头位置
-
绝大部分(94.5%)受访企业均有在日常营运中应用人工智能(AI)技术,享受降本增效红利,甚至全新商业模式。在加大AI 投资的同时,企业仍面对人才、数据以至服务方面的挑战
-
过半受访企业有意开拓海外市场,并以东南亚和中东为主要目标,当中选择东南亚的比例为美加、欧洲等传统市场的接近三倍;香港除了传统金融、法律等专业服务外,还能提供从市场研究到小规模生产的端到端价值
港金融服务业遥遥领先
据了解,该指数通过对逾120个指标、逾1300个数据点及逾3400家企业的调研,全面剖析大湾区11个城市在六个重点行业——金融服务、创新及科技、贸易及物流、制造、建造及房地产、文化体育及旅游的表现。香港的金融服务业以85.6分领先,超过第二名深圳近10分;贸易及物流方面,香港以82.5分继续保持枢纽地位,广州排名第二;文化及体育旅游方面,香港取得79.3分。
金融服务
第&一名的香港以85.6分大幅抛离次席的深圳接近10分,并按年录得6.2%增长。首次公开招股市场强势复苏,上半年共有42只新股上市,集资额列全球首位。年内股票市场交投活跃,上半年平均每日成交额达2400亿港元,创历史新高。8月实施的《稳定币条例》更标志着香港成为全球首批实施稳定币监管框架的司法管辖区之一,彰显香港打造数字金融中心的决心。
贸易及物流
香港以82.5分继续保持枢纽地位,广州排名第二。尽管近十年来香港海运走弱,但空运进出口额的上升却足以弥补海运的跌幅,整体进出口额除疫&情期间以外仍录得上升。最新数据更显示,香港进出口额创2021年以来新高,达9.5万亿港元,比第二名的深圳长期高出一倍以上。虽然地缘政治将持续为行业注入不确定性,但低空经济和无人车的迅速发展正带来新机遇。
文化及体育旅游
香港取得79.3分再次居首,广州几乎与香港并驾齐驱。香港的「基础建设」取得重大突破,今年3月启用的启&德体育园,截至9月中已经举办超过30场体育盛事和演唱会;「经济贡献」方面,香港的文体旅业增加价值连续两年居首,按年增长13%。随着全新体育基建的落成,香港发展盛事经济将更具优势。
至于其他三个行业,深圳和广州在创新及科技业连续两年稳居头两位,香港排第三。区内科研实力和新兴产业规模显著提升,行业增长达14.8%,为六个行业当中最大;制造业方面,因应大湾区各市政府推出补贴政策,鼓励制造业导入AI和自动化设备,整体行业发展提速,增长率由去年的5.0%上升至8.1%,深圳和广州继续领跑大湾区;在建造及房地产业,香港则上升一位排第二,广州继续排榜首。尽管行业仍录得负增长,但受惠于一系列「撤辣」措施,香港一手私人住宅成交量比撤辣前有所回升。
市场对来年前景偏向乐观
指数显示,六大行业的现状值(2025年)和未来值(2026年)分别为55.5点 和57.3点,两者较去年均上升约5点,并高于50点分界线,反映大湾区受访企业普遍对当前行业发展持积极态度,认为未来一年前景偏向乐观。
新增AI及企业「出海」主题
今年的指数新增AI及企业「出海」两大主题。据问卷调查显示,94.5%的大湾区受访企业在日常业务中利用AI技术降本增效。超半受访大湾区内地企业有意「出海」,以科创、贸易物流、制造业为主,多选东南亚、中东等新兴市场。指数建议,香港可凭专业服务、司法等优势助企业「出海」,建立「『出海』价值链」,提供端到端服务。
特区政府署理商务及经济发展局局长陈百里出席活动时表示,AI与企业「出海」不只是两个产业议题,更是推动香港与大湾区其他城市高质量发展的战略突破口。
综合团结香港基金、中新网及香港新闻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