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到美国攻读本科时,最让我惊喜的莫过于校园里层出不穷的文化节与庆典活动。这些活动像一道道绚丽的风景线,不仅为紧张的学习生活增添了色彩,更让我在沉浸式体验中感受到了多元文化的碰撞与融合,也渐渐找到了属于自己的校园归属感。
美国大学校园的文化节往往带着强烈的 “包容感”。记得刚入学不久,学校就举办了国际文化节。在校园中心的草坪上,各个国家的学生社团搭起了特色展台。中国社团的同学煮着热气腾腾的饺子,韩国社团展示着传统韩服的试穿体验,墨西哥社团的摊位前则飘着玉米饼的香气。我在印度社团的展台前停下脚步,跟
学姐学画海娜纹身,指尖染上精致的花纹时,旁边传来非洲鼓欢快的节奏,几个来自不同国家的学生正围着鼓圈跟着节拍起舞。没有语言的隔阂,也没有文化的距离,大家在美食、音乐和手工体验中,轻松地交流着各自的家乡故事,那一刻,整个校园都变成了一个小小的 “地球村”。
除了多元的文化节,校园里的季节庆典也充满仪式感。每年秋季的 “丰收庆典” 是最受期待的活动之一。届时,校园里的大树被染成金黄与火红,学生会组织大家一起雕刻南瓜、制作苹果派。我和室友曾跟着当地同学去农场采摘新鲜的苹果,回到宿舍后,用公共厨房的烤箱尝试做派。虽然第yi次做的派表皮有些焦糊,但当我们捧着温热的派,坐在草坪上看露天电影时,晚风吹来带着桂花香,身边是同学们的欢声笑语,那种温暖的感觉至今难忘。而到了冬季,圣诞季的校园更是充满童话色彩,图书馆前的大松树上挂满彩灯和装饰,学生会还会组织 “赠礼活动”,大家匿名准备小礼物送给陌生同学,小小的惊喜让寒冷的冬天变得格外温馨。
这些庆典活动不只是 “玩”,更藏着成长的机会。在春季的文化展示周上,我和几个中国同学一起策划了 “中国传统乐器体验” 环节。从前期准备乐器、制作介绍卡片,到活动当天教外国同学弹奏简单的旋律,整个过程虽然忙碌,却让我更加自信地向他人介绍自己的文化。而在校园的 “慈善嘉年华” 中,我们通过义卖手工艺品筹集善款,看着自己的努力能帮助到别人,心里满是成就感。
如今回想在美国本科的时光,那些热闹的文化节与庆典,早已成为记忆里最温暖的片段。它们让我在异国他乡感受到了家的温度,也让我学会了尊重差异、拥抱多元。如果你也即将开启美国本科留学之旅,一定要好好享受这些校园活动,相信你会在浓厚的节日氛围中,收获一段难忘的成长经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