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 26fall 港校申请进入关键阶段,香港理工大学(以下简称 “港理”)两个有望认证为 “中国语言文学” 或相关方向的热门项目,在十一假期前陆续传来新动态。这两个项目分别是MA Chinese Culture(中国文化硕士) 与MA Teaching Chinese as a Foreign Language(对外汉语教学硕士) ,其录取偏好与门槛变化,对有意申请中文、教育相关领域的学生具有重要参考意义。
先看MA Chinese Culture项目。该项目名称虽聚焦 “中国文化”,但通过合理选课有机会认证为 “中国语言文学”,这一特点让它成为不少希望灵活调整学历认证方向学生的关注对象。不过需要注意的是,能实现认证调整的关键课程名额有限,通常需要 “靠抢”,因此对认证名称有明确且严格要求的学生,需谨慎考虑 —— 这种认证调整并非必然结果,更偏向 “锦上添花” 的可能性。
从 26fall 的录取进度来看,MA Chinese Culture 已发放两批 offer,获录学生的申请时间多集中在 7 月。这一节奏提示后续申请者:该项目采用滚动录取(rolling 制),且审理速度较快,尽早投递能提升竞争力,切勿拖延至常规申请后期。在背景偏好上,今年两批 offer 的获录者以 211 院校学生为主,暂未出现双非院校学生的录取案例;结合往年数据,985、211 院校学生在该项目的录取占比中,也明显高于双非学生。不过值得一提的是,该项目对本科专业的包容度较高,不仅接受人文社科背景学生,商科背景学生若对中国文化领域有兴趣,也可尝试申请,无需过度担心专业对口问题。
另一备受关注的MA Teaching Chinese as a Foreign Language项目,目前则处于 “发放面邀” 阶段。与 MA Chinese Culture 类似,该项目也有机会进行学历认证调整,且常被拿来与香港大学的Master of Education (Teaching Chinese as a Second Language) 对比 —— 两者在培养方向与认证可能性上有一定相似性。在申请优势方面,该项目对有工作经验的申请者会给予一定倾斜,但这种偏好并不显著,与南洋理工大学对外汉语相关项目对工作经验的重视程度相比,宽松不少。从今年的面邀情况来看,获邀学生中不乏应届生,并未出现 “非有工作经验者不录” 的情况。
不过需要注意的是,MA Teaching Chinese as a Foreign Language 的整体门槛,略高于南洋理工的同类项目。具体来看,该项目对本科背景与语言成绩有明确要求:本科专业需与汉语言、对外汉语教学等相关;雅思成绩需达到 6.5 分,这基本是申请的 “底线”,低于该分数的申请者竞争力会大幅下降。也正因为有 “专业对口” 与 “语言达标” 这两项硬性筛选条件,项目对均分的要求相对温和 —— 排名靠前的双非院校学生,若本科专业相关且均分接近 85 分,便有获得录取的希望,无需追求热别高均分。对双非背景、希望申请港五院校中文教育相关方向的学生而言,该项目可作为重点目标之一。
综合来看,港理这两个中文相关项目的 26fall 申请,呈现出 “早申占优、背景有侧重但包容度存差异” 的特点。建议申请者根据自身需求精准定位:若希望灵活调整认证方向且本科背景较好(211 及以上),可优先考虑 MA Chinese Culture,并尽早投递;若本科为汉语言相关专业、雅思能达到 6.5 分,且是双非背景,MA Teaching Chinese as a Foreign Language 则是更具针对性的选择。同时,无论申请哪个项目,都需提前梳理自身与项目的匹配点 —— 如对中国文化的研究兴趣、对外汉语教学的实践经历等,在文书中清晰呈现,以提升申请成功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