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基础设计学科中,专业和课程不进行明确的划分,而是设置作为指标的领域,允许学生根据自己的判断来决定学习的方向性。以信息、视觉交流、产品领域为轴心,可以根据各自的兴趣进行选修,3、4年级可以在关联的其他学科的理论演习科目当中进一步扩大发现的问题和探索的领域。
大一学年,包括绘画、雕刻、设计(交流实习)在内的造型综合科目将是必修课或选修课
大一以后,以[设计论][形态论][色彩论]为中心,深化与设计相关的理论的学习和实践,通过进一步发展的演习来考察设计的各种问题。在作为本学科理论支柱的[符号论]中,从结构上学习造型语言。另外,根据选择的各种研究(纹理、数字印象、产品语言、视觉语言、图形等)中,通过具体的设计、项目,学生对各自的设计、主题和问题领域进行发现和追求。
关于设计练习(研讨班)的选择,大致分为三个科目群:视觉交流、产品环境、信息。根据各自的兴趣和将来的方向性,也可以选择占某一比重的选修,或者跨越不同专业的选修。前期,设置了发现处理问题的方法论,造型的方法,演示的演习,后期,配置处理更综合性实际的设计应用的演习。大三大四时通过开设选择的关联诸科学的理论演习(「人工智能论」,「自动流行论」,「诗学」等),为了展开设计题目的视野和发现探究问题等的领域进一步被打开。
“设计练习”(研习班)的选择与各自的设计主题相关联,以大三学年的选择作为前提。在这个研讨会上,毕业论文乃至毕业制作所展开的各自的主题和方法论的前提被进一步加深。通过前后期设置中间发表的机会,阶段性地由全专职教员进行指导,对照其计划和进展。毕业论文或毕业设计作为汇集4年间学生学习成果的重要项目,期待学生们练就独自的问题意识,主题性,展开方法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