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语教师只能背单词、讲语法?香港大学教育学院一年制 Master of Arts in Teaching English to Speakers of Other Languages(TESOL)给出反向答案:教师应是课程设计师、数据分析师,更是跨文化叙事者。项目面向全球招生,每年约六十个名额,用三门核心、五门选修、两次实习加一项“创新教学项目”,把语言学、教育科技与多元文化装进同一本教案。
核心课先拆再建。“Second Language Acquisition”让学生用眼动仪记录香港小学生阅读英文漫画时的注视轨迹,用数据推翻“图文并列一定降低认知负荷”的传统假设;“TESOL Methodology”则把课堂搬到油麻地街头,学员分组设计“菜市场英语寻宝”任务,让南亚裔摊主与中学生现场交易,课后用 QR 码收集互动音频,回传 LMS 进行话语分析;“Research Methods in TESOL”必修 Python 基础,结课作业是一份可交互的 Jupyter Notebook,数据与代码全部开源,确保教学研究可复现。
选修横跨科技与评估。“Digital Language Learning”与微软教育团队合作,用 Minecraft Education 构建虚拟香港,学生需设计沉浸式任务,把“问路与指方向”做成闯关脚本;“Language Assessment”课则引入 AI 作文评分引擎,学员先训练模型,再人工标注 200 篇作文,最终对比机器与人工评分的偏差值,不到 0.8 才能及格。最热门的是“Intercultural Communication”,与港大国际处联动,让本地生与交换生共演“文化冲突”微话剧,再录制播客上传 Spotify,点击率计入期末成绩。
实习是硬指标。学生须在香港中小学或大学语言中心完成两次共 120 小时教学:上一届有人把“辩论式教学”搬进Band 3 学校,八周后学生口语流利度提升 22%;也有人去菲律宾海外劳工社区,设计“机场英语 60 句” WhatsApp 微课,结业即可扫码回听。夏季更有机会赴日本、越南或尼泊尔,机票由学院资助。
毕业考核不是论文,而是一份“创新教学项目”。学员需从田野痛点出发,开发完整教学包并公开展示。
学费约 19 万港币,设多项奖学金。毕业生出路从国际学校教师、教材研发、教育科技产品经理,到 NGO 语言项目主任。若你渴望把英语课堂搬到世界交叉口,港大 TESOL 的十二个月,将让你把教案写成连接不同文化的源代码。

- 擅长申请:
- 中学,本科,研究生
- 擅长专业:
- 人文社科,商科,金融,理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