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常感谢L同学接受黄老师的文字采访邀请,非常激动,同时也恭喜你斩获世界名校【爱丁堡大学】和【皇家艺术学院】, 分别是MSc Design and Digital Media 和 Digital Direction (MA) 硕士专业!
●首先,可以跟我们分享一下你现在的心情怎么样?
现在的心情既兴奋又有点恍惚,因为爱丁堡大学和皇家艺术学院都是我的梦校,能同时收到两封offer真的超乎预期,纠结了很久。最后选择了爱丁堡大学,不过无论选择哪一条路,都感觉离自己理想的方向更近一步,我还记得在开始申请选学校的时候上爱丁堡大学的官网查看相关专业,感觉上这个学校几乎是不可能的事情
●是在什么时间确定出国读研究生呢?在选择留学机构时,参考了哪些因素,并且最终为什么选择了新东方呢?
其实我是在国内考研结果不理想后,才紧急转向留学申请的。当时已经是四月份,时间非常紧张,尤其是我的专业需要全新制作作品集,还要兼顾语言考试和申请材料,虽然我决定申请次年入学的硕士项目,但是我也需要在这大半年里完成作品集并提交申请,这对之前完全没有规划过的人来说需要做的事情太多了。
选择新东方主要是出于两方面的考虑:一是他们的知名度高,案例库丰富,能快速匹配到和我背景相似的成功申请案例;二是他们的团队分工明确,有专门的作品集辅导老师和文书。在这样的情况下没精力再去对比多家中介的优劣了,需要一个“全包式”的服务帮我稳住节奏。
●在申请过程中,你的申请团队老师是如何引导带动你的?可以分别说说吗?
在整个申请过程中,新东方的老师们给了我很大的支持,每位老师都在自己的专业领域帮助我顺利度过了申请季。
1. 前期老师(黄捷菲Jeffie老师)
黄老师真的非常全面且有耐心!从最初的选校建议和方案到申请流程的细节,只要我有不清楚的地方,她都会及时解答。在我雅思考不出理想成绩时,她没有给我压力,而是建议我转考PTE,分享了很多备考工具和资料以及同学的出分案例。这个决定真的拯救了我,PTE出分更快,也在语言成绩截止最后两个月时帮我介绍联系了新东方线上的pte老师,查缺补漏,最终让我赶上了申请截止日期。
2. 后期老师(Bobby老师)
非常细心,仔细阅读了我提供的所有素材,从中挖掘亮点,并根据每个学校的专业特点和招生要求,定制了匹配的材料,并且不厌其烦地帮我修改了好几版,直到我觉得没问题为止,主要我这个人比较纠结,老师清晰的写作思路使写作效率很高。而且在等待RCA结果的那段焦虑时间里,还协助写了argue信,最终成功拿到了offer,真的非常全面!
3. 后期老师(Martha老师)
因为我的专业需要上传作品集,而且每个学校的要求都不一样,后期老师细致地帮我分类整理并在最后提交前跟我确认无误,确保没有出现任何差错。在申请提交后,也及时跟进学校动态,最后在签证办理阶段的注意事项也很全面,整个流程非常顺利,完全没有让我操心。这次申请经历让我深刻体会到,一个好的团队真的能让人事半功倍。每位老师都缺一不可。特别感谢他们在我迷茫时给予的指引,最终帮我圆梦~
●你认为自己在申请中的优势和劣势,分别是什么呢?
回顾整个申请过程,我觉得自己的优势和劣势都比较明显。
优势方面:一方面是专业基础与行动力—本科阶段的系统学习让我具备比较扎实的专业功底,这让我在准备作品集时能够快速进入状态,并在短时间产出创意。虽然时间非常紧迫,但凭借较强的执行力和时间管理能力,我最终在很短的时间内完成了四个完整的项目,并顺利通过了语言考试;其次,我在校绩点比较高:我的GPA比较高,在校期间也获得过几个专业相关的奖项,这些学术上的成绩为我的申请提供了有力的支撑。
劣势方面:规划不足,时间紧张:最大的遗憾是没能提前规划留学事宜,导致语言学习和作品集很晚才开始准备。PTE最后才赶在截止日期前出分,整个过程压力很大。如果早点开始准备,心态会更从容;同时,我的实践经历相对单薄:相比一些从大二就开始积累实习、参与行业项目的同学,我的实践经历确实不够丰富。虽然通过作品集尽量展示了专业能力,但如果有更多实际项目经验,申请可能会更有竞争力。
●择校时,要考虑哪些不容易被注意到的点?
说到择校,除了排名和地理位置这些常见因素,我觉得最关键的是要深入官网研究课程设置——这直接关系到自己未来的学习方向和发展方向。以爱丁堡大学的数字媒体艺术相关专业为例,有些学校的项目偏重理论研究(比如某些大学的"Digital Media & Culture"专业),课程中涉及大量哲学、批判理论的内容;而有些则完全偏向实践(比如RCA的Digital Direction),强调技术应用和项目制作。
即便都是要求提交作品集的学校,不同院校对作品集的偏好和期待也不同。以我的申请经历为例,虽然爱丁堡大学和皇家艺术学院都需要作品集,但它们的侧重点不同。RCA的Digital Direction专业极其看重项目的概念深度和叙事性,他们希望看到你对社会、技术或文化的批判性思考,作品集更像一个完整的“艺术陈述”。而爱丁堡的Design and Digital Media专业则更关注技术的实现性和项目的应用潜力,他们希望看到你如何用技术解决具体问题,作品集需要体现实用性和逻辑性,虽然提交的是相同的作品集,但排版的侧重点要根据学校来调整。
在有一些备选的学校和专业后可以花一些时间对比不同学校的课程:比如看必修课里理论和实践占多少学分,选修课是否开放跨专业合作,甚至期末考核形式是论文还是作品展示。这些细节差异往往决定了这个专业是否真的适合自己。比如同样是"Digital Media",有的学校侧重游戏设计,有的侧重数据可视化,还有的偏向实验艺术。可以关注一下这个专业的学生最近在做什么项目,他们毕业后更多成为艺术家还是进入行业公司等等信息。
●整个申请过程中,你觉得最大的收获是什么?
回顾整个申请历程,我觉得最大的收获是在高压下完整实现创意落地的能力。以前做项目可能更关注概念或单方面的技术实现,但这次为了作品集,我从选题调研、技术试验、制作打磨到最终呈现,独立走完了几个项目的全流程。这种对项目整体掌控力的提升,远比结果本身更让我受益。
●可以从整体上聊一下你的作品集吗?你最喜欢哪个项目?(每个项目的基本文字介绍以及灵感来源)
我的作品集围绕“文化情感与时空叙事”展开,试图用数字媒体技术探讨人类在现代化进程中与历史、环境之间的精神联结。其中比较核心的两个项目——《未来故土》和《梦游敦煌》,从个体记忆与集体历史的角度呈现这一主题。
1. 《未来故土》:三峡移民的创伤与重建:
灵感来源:读到关于三峡工程移民的口述史时,我对于“故土淹没”这一现象印象深刻,不仅是物理空间的消失,更是一种文化根系的断裂。失去锚点的茫然感,成了短片的情绪核心。
2. 《梦游敦煌》:灭佛运动的历史轮回:
灵感来源:在敦煌莫高窟看到南北朝时期被损毁又修复的佛像时,我意识到“破坏-重建”是人类文明的永恒循环。
形式:沉浸式纱幕投影+空间音场。观众穿过三层纱幕,分别对应“灭佛-沉寂-复兴”三个阶段:破碎的佛像投影随观众移动逐渐重组,最终在尽头完整呈现。
最喜欢的项目《未来故土》
虽然《梦游敦煌》在技术上更复杂,但《未来故土》的情感穿透力更让我着迷。它让我意识到数字艺术不仅是炫技,更是赋权于沉默者的工具——那些移民的私人记忆通过技术获得了被凝视、被传播的可能性。
●平日里有哪些收集灵感的好方法?当没有灵感的时候,怎么让自己保持持续创作?
对我来说,灵感的收集更像是一种日常习惯的养成。我始终相信,创作并非凭空而来,而是对生活敏锐观察和持续积累的自然结果。
我习惯在日常生活中保持一种"开放的感知状态",无论是街头偶然看到的色彩组合、一段对话中的只言片语,我都会用手机记录下这些碎片印象在备忘录里。当需要创作时,我会回顾这些积累的碎片,寻找它们之间潜在的联系。我会尝试用叙事或概念作为线索,将这些碎片串联成有逻辑的艺术表达。在没有灵感的时候,我反而会放下创作的执念,转而去做一些机械性的工作,比如整理素材库或者搜索相关图片素材寻找灵感和潜在关系。我发现,当大脑从"必须产出"的压力中解放出来时,那些平时被忽略的关联反而会自然浮现。重要的是保持对世界的好奇和开放,相信灵感总会以某种方式回归。
●对于艺术生来说,语言是很多同学的难关,你的作品集准备和语言准备是如何平衡的?
其实我的时间规划是有点被动的,因为决定留学时已经比较晚了,只能采取先尽量做完做作品集,再考语言的策略。现在回想起来,整个过程都很紧张,稍有不慎就可能错过机会。最开始我了解到,英国院校允许后补语言成绩,而作品集对于艺术类专业是申请的核心材料,尤其是像RCA UAL这样的艺术学院,对作品质量的要求更高。所以我决定先把全部精力投入到作品集创作中。那段时间真的像在打仗,每天从早到晚坐在电脑前,经常熬到凌晨。四个项目从构思到完成,每个都经历了无数次推翻重来。最紧张的是临近申请截止时,还要根据不同学校的要求调整作品集排版和格式,每个学校几乎都是卡着ddl提交的申请。
提交完所有申请后休息了一小段时间,我才真正开始准备语言考试。这时候距离一些学校的语言成绩截止日期只剩不到四个月了。我先是自己看网课学习雅思,但首次考成绩并不理想,最后询问老师及时转考了PTE,因为听说它出分更快,评分也更客观,相对于雅思难度小一些。那段时间每天都在房间里学英语,除了吃饭睡觉就是做题,好在最后顺利考出了达标分数,赶上了截止日期。经过这次申请经历,我意识到申请留学尽早规划是上策,但如果真的时间紧张,一定要分清主次。艺术类申请中,作品集永远是重要的,语言可以靠短期解决,但创作需要大量的时间。我的大方向就是保持专注当下,列好计划每天执行,打败焦虑的办法就是尽快行动哈哈哈哈。
●从雅思转到PTE,你有没有什么比较有用的备考技巧?给一些雅思不出分想转考PTE的学生一些备考建议吧!
我觉得pte开始备考时最重要的是清晰自己的目标分数,从而明确自己的备考重点,相比雅思备考会更有针对性,提分也更容易。pte考试有几个占分很大的题型需要重点准备,剩下的一些题型都可以根据自己的目标分数进行取舍,有目标地进行备考对达到目标分数有很大帮助。
最重要的是,希望大家能通过设计找到自己真正热爱的方向,无论是技术上的突破,还是创意上的表达,都要做出有意义的作品。也希望我的学生能够逐步地养成独立思考和批判性思维的习惯,不仅仅局限于完成任务,而是能够发展出属于自己的设计观点。这对于日后成长为一名出色的设计师/创作者,以及申请到目标院校都是非常重要的。爱丁堡是一座特别有文化底蕴的城市,走在街上你能感受到浓厚的历史氛围,特别是中世纪和文艺复兴的痕迹随处可见。这座城市的规模不大,生活节奏相对缓慢,很适合喜欢安静、浪漫生活的人。作为学生来说,这样的环境也适合沉下心来学习和思考。同时,爱丁堡的文化活动非常丰富,经常能参加各种展览和学术活动,这些都为学生提供了很多灵感和素材。
最后,新东方前途出国南宁分公司英国部真诚的祝愿我们L同学前程似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