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学期开学,温哥华的很多加高学生正在面临一个关键问题:选课调整。
课程选择不仅决定了日常学习负担,更直接影响 GPA 和未来大学申请的竞争力。
那么,在选课时,如何既能和学校的 counselor 有效沟通,又能做到 兼顾成绩和大学申请要求 呢?
01|为什么要重视选课?
首先加拿大的录取梦校,主要看高中成绩,重点看11,12 年级的成绩;
另外在BC省的高中体系中,学生有较大的选课自由度。
但自由意味着责任:如果忽视课程的前后衔接,很可能出现:
-
GPA看似不错,但缺少大学申请必须的先修课;
-
课程难度过高,导致平均分被拖低;
-
和counselor沟通不清,错过申请专业的关键要求。
02|和Counselor沟通的有效方式
1. 提前准备
不要等到选课截止前才去找counselor。最好提前列好清单,包括:
-
目标大学/专业(如UBC理科、UT商科);
-
大学明确要求的先修课程;
-
自己的学术兴趣和优势学科。
2. 清晰表达目标
和counselor沟通时,用最直接的方式说清楚:
-
“我未来想申请计算机/商科/生命科学专业,需要哪些必修课?”
-
“我现在的课表里是否有缺漏?”
3. 请求第二意见
counselor了解BC省课程框架,但未必熟悉所有大学最新的国际生录取要求。
建议和录取梦校顾问/家长多渠道确认,形成交叉验证。
03|兼顾GPA与大学申请要求
1. GPA优先级
大学录取看重的TOP要素是平均分。盲目追求“高大上”课程,若导致成绩大幅下滑,得不偿失。
2. 关键学科必不可少
常见专业的核心要求:
-
工程/计算机:微积分、物理、化学
-
商科:数学(Pre-Calc/Calculus)、英语
-
生命科学/医科:生物、化学、数学
-
文科/社科:英语、社会学科
3. 难度层次的平衡
-
选择 1–2门挑战性课程(AP/IB/大学先修),展现学术潜力;
-
其余科目可适当平衡,保证 GPA 不被整体拖低
4. 长期规划思路
10年级:打基础,广撒网。
11年级:关键选课期,兼顾挑战和分数。
12年级:突出目标,确保申请专业的硬性条件都满足。
04|实操Tips
-
检查大学网站:UBC/UT/麦大等都会列明国际生课程要求。
-
留存沟通记录:和counselor讨论后的确认邮件要保存,避免后期出现“信息差”。
-
预留选修空间:除了硬性科目,可以加一两门兴趣课,展现个人特色。
-
善用暑校/网课:如果校内课表冲突,可以用BC省认可的在线课程补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