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软科正式公布了2025年世界大学学术排名,共展示全球1000所研究型大学的整体表现。此次排名为关注留学的学生和家长提供了新的参考角度。
欧洲高校表现
在欧洲大陆,法国继续保持整体优势。巴黎萨克雷大学位列第13,展现其在数学、物理等基础学科的科研实力;巴黎文理大学、索邦大学、巴黎西岱大学也进入全球前100,凸显了法国高校在科研集群中的协同作用。
瑞士的表现同样稳健,苏黎世联邦理工学院排名第22,洛桑联邦理工学院第44,日内瓦大学、苏黎世大学、巴塞尔大学也进入前100。
德国高校中,慕尼黑大学、慕尼黑工业大学、海德堡大学、波恩大学均在前100。北欧地区,哥本哈根大学、卡罗林斯卡学院、奥斯陆大学和奥胡斯大学表现突出,特别是生命科学和医学研究方面。荷兰、比利时和瑞典的部分研究型大学也稳居前列。
亚洲高校表现
在亚洲,日本东京大学排名第31,京都大学第46,保持长期稳定的科研影响力。新加坡国立大学和南洋理工大学分别进入前100,继续在区域内发挥重要作用。中国香港的香港大学和香港城市大学也进入前100,展现了科研产出和国际合作的潜力。韩国首尔大学和以色列多所高校的入围,体现了不同国家在特定领域的持续投入。
排名差异与解读
需要注意的是,软科排名注重科研成果与学术奖项。其核心指标包括诺贝尔奖与菲尔兹奖得主、高被引学者、Nature/Science论文数和国际合作论文比例,因此理工科和医学类高校更容易脱颖而出,而人文社科类高校则相对靠后。
相比之下,QS排名更加关注学术声誉、雇主评价和国际化,适合看重就业与校园体验的申请者。THE排名则在科研、教学和国际化方面相对均衡,但英语国家高校往往占优势。
如何利用排名进行择校?
对于以科研为目标的学生,软科的学术指标更具参考价值,可重点关注巴黎萨克雷、苏黎世联邦理工等理工医优势院校。
若更关注就业与综合发展,可以结合QS和THE,例如新加坡国立大学、香港大学在综合性排名中位置更高。
此外,选校时还应结合学科差异:理工科可重点参考软科与THE,人文社科则应结合QS的学科排名。
总体而言,三大排名各有侧重,交叉参考才能帮助学生更好地匹配学术兴趣与职业目标,从而找到适合自己的理想院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