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位学生的经历充满了转折与突破。从本科土木工程起步,他并未满足于现状,而是选择在大二时转学,进入金融数学相关专业。在新的环境中,他不断拓展数学课程的深度与广度,逐渐积累了扎实的学术背景。
在大三阶段,他开始进行研究生申请的规划,目标方向是数据科学、统计学、运筹学等STEM类专业。在申请准备过程中,他始终保持稳定的学业成绩,并积极参与科研与实习。在欧洲的咨询公司和国内投行的实习经历让他积累了宝贵的行业实践,也提升了编程、建模和数据处理的能力。与此同时,他还参与了科研项目,并产出论文成果,为研究生申请增添了亮点。最终,他选择了位于加州的一所大学继续深造。
研究生阶段,他与指导老师保持联系,并在学习和就业方向上不断探索。起初,他希望能够进入与机器学习相关的岗位,但在投递一段时间后发现,这类职位竞争激烈,甚至博士生也面临挑战。意识到这一情况后,他决定转向软件工程领域,重新规划技能路径。
对于没有计算机背景的他来说,这个选择意味着要从零开始补充计算机核心课程。他在半年时间里集中学习了Java、数据结构和算法,几乎相当于经历了一次没有文凭的“二硕”训练。这段学习过程极具挑战,常常伴随焦虑与压力,但他没有退缩,而是坚持执行学习计划。
在求职过程中,他共投递了700余份简历,把握每一次内推和面试机会,并不断复盘,总结经验。经过半年努力,他获得了十余次面试机会,并最终在秋招中成功拿到亚马逊的软件工程师全职Offer。
给学弟学妹的建议
他想对正在准备求职的同学们说:求职要尽早规划。在读期间应积极寻找实习机会,这不仅能丰富简历,也可能带来留用机会,为毕业后的就业衔接打下基础。笔试和面试的准备也不要拖延,提前打磨往往能取得更好效果。
此外,心态管理同样重要。求职过程中产生焦虑和不确定感很常见,关键在于如何调整。让自己保持充实是缓解焦虑的有效方式,可以制定详细到“小时”的计划,让每天的学习和准备都切实落地。这样不仅能提高效率,也会让自己获得成就感和满足感。
这段经历表明,跨专业与转型并非不可能,只要敢于跳出舒适圈并付出努力,就能在新的领域找到属于自己的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