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已到8月下旬,越来越多准备留学的同学开始赴美,开启新的人生篇章。除了满怀期待迎接接下来的求学之旅外,马上出发的你是否也在紧锣密鼓地做起了行前准备?
为了帮助大家更顺利地完成赴美行前筹备,去年我们特别邀请到正在纽约大学攻读硕士项目的Chris老师,分享了赴美行前准备清单。许多留学生在当季反馈学到了很多实用做法!今年,我们再次发布这篇文章,并请已毕业于NYU的Chris老师整理出在美国的读书与日常生活经验,分享过去一年的体会,帮助同学们无痛获取留学生活的要点。即将赴美或计划未来赴美读研的同学们,和小编一起看看吧!
特别说明:本文以first人称叙述,文中“我”即 Chris导师本人。
自我介绍
大家好,我是启航计划的 Chris 导师,硕士毕业于纽约大学的创意写作项目。暑假已进入尾声,很多同学的机票、签证、租房等基本准备工作应已就绪,只待启程,开启充实而高效的留学新生活。
作为一个在出发前就曾经历过诸多坑坑洼洼的典型例子,我把自己和身边朋友的经验浓缩成一份“行前准备 checklist”,供新生们提前做好准备,落地后再进入 easy 模式。
三个关键前提
尽管每个人情况不同、需求各异,但有三个核心原则需要先了解清楚:
1钱并非Wan能良药。很多人以为出发前只需带足足够的钱就可以“解决一切”,但现实是,合法身份、个人物品、安全与文化差异等都需要提前安排,钱并不能覆盖所有问题。
2留学不是流放,上学不是逃荒。做好准备并不意味着所有事情都一股脑背起,属于需要取舍的部分仍需逐步落地,先把紧急事项处理好。
3按航司规定打包行李。根据自身需要和航空公司规定,准备1–2个登机用的双肩包/斜挎包,以及1–2个28英寸左右的行李箱,一般就足够了。
Checklist(五大类别)
基于上述原则,我们将准备工作分为五大类别:必备类、落地后立刻用、落地后会带来便利但不是必需、可有可无、以及请务必避免带的物品。下面我会逐项列出清单,收藏起来,收拾行李时就照着来即可。
- 坐飞机与海关必备类
最重要的是各类证件,出发前要确保随身携带,最好整齐放在一个大文件夹中。按使用顺序需要携带的有:
- 护照(含美国签证) + I-20(两者必须携带)
- SEVIS费缴费证明(务必携带,海关可能会查看)
- 旅行保险/学生保险(非常重要)
- 学校 Offer(必要时可提供)
- 疫苗本(黄本)与体检表(红本)
- 租房合同电子版(如无也请记下地址,海关有时会问)
- 语言成绩单
- 上一学历的毕业证
另外,最好将上述证件扫描成电子版,保存至手机或电脑,方便随时调出。
- 落地后立刻用、随身携带会更方便的物品(随身与生活用品分两类)
随身物品包括:现金(多种面额,方便应急或给小费)、可在美国使用的信用卡、3–5天的本地电话卡(安顿下来再办理正式电话/网络)、手机取卡针、手机充电器与移动电源、耳机、笔记本电脑及充电器、一些便携零食、国内驾照及翻译件(视个人情况是否需要)、身份证等。
生活用品与搬家便利用品(落地后会用到的,分两类:必须带来与可选带去)如果你的落地时间较晚,或者觉得一落地就去超市大采购有点吃力,建议至少带上前几天要用的生活用品,以及能让搬家更轻松的东西。详细清单如下:
- 牙刷 + 小号牙膏
- 洁面乳 + 洗脸巾
- 自己喜欢的旅行装洗发护发用品
- 够用一段时间的护肤品和彩妆
- 贴身衣物 + 适应不同场合的外衣几套
- 小包装消毒湿巾 + 消毒棉签(一进房门就会用到)
- 创可贴(搬家时难免磕碰)
- 指甲刀(在美国买又贵又不方便)
- 单人用的刀叉筷子套装(环保且便携,适合出门在外使用)
- 洗碗巾(国内便宜又好用,两包大约19.9元足够用很久)
- 5–6支铅笔 + 中性笔(签字场合多,方便随手记)
- U盘
- 转换插头
- 防水文件夹(到美国后把重要文件按类别整理:移民、学术、医疗、租房等)
- 女性同学可携带常用卫生巾
- 多带几双拖鞋
- 床上小桌板(国内那种耐用的木质折叠款非常实用)
- 不紧急但在美国不好买的物品
除了前面提到的有助开局的物品,以下是一些在美国购买不便或成本较高的物品,建议提前备齐,尤其是药品类,因为在美国买起来相对麻烦且占空间小:
- 隐形眼镜
- 两副框架眼镜
- 眼药水
- 体温计
- 针对感冒的冲剂(如感冒灵等就不赘述)
- 止痛退烧药(如布洛芬)
- 便携水壶
- 消炎药(如头孢等,这类在美国也能救急,需谨慎使用)
- 缓解胃痛药
- 个人日常处方药(请遵医嘱)
- 可有可无的物品
其余一些并非必须,但也可能有用的物品可考虑带:
- 各类首饰/鞋子(带多了也容易在美国买更新的)
- 床单、枕套、窗帘(除非你已知新家的尺寸,否则不建议带)
- 喜欢的马克杯(可以带一个就好,易碎且较重,尽量少带)
- 各种护手霜、浴盐、香氛(美国本地产品也很好,若非必需就不带)
- 真心不要带的东西
以下物品最好不要带,因为在美国几乎不会用到,带了也用不着:
- 吹风机、卷发棒(电压不兼容且占地方,很多人会购买二手或在美国购买新款)
- 肉类或地方特产(海关可能没收,超市里也能买到)
- 各类调味品(用不着,带去不方便)
- 厨房电器(在美国就地使用当地的设备更方便)
留学生活小秘诀
- 就读心得
-
积极利用校内资源
- 无论专业是理科还是文科,除了和教授、同学互动、好好上课之外,务必关注学校有哪些部门或资源能促进个人成长。
- 多去找教授的 office hours(别怕打扰,教授其实最怕的是学生不提问)。
- 关注图书馆或其他系的定期知识分享活动。
- 压力大时,参加学校提供的免费心理咨询。
- 可千万别等毕业才意识到自己错过了这些宝贵资源!
-
培养合作精神
- 合作不仅限于课内小组作业,日常也要多在校内找同学一起组织活动,或共同研究拓展性课题。
- 趁校园时间充裕,多参与 team projects,有助于培养倾听他人、加深专业理解、锻炼批判性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 通过团队合作,或许还能认识未来一起工作或内推的人脉资源,达到一举多得的效果。
- 生活指南
-
深入了解当地文化
- 把留学当作一次丰富的文化体验,别仅仅把它当成拿到文凭的跳板。
- 在纽约等大城市,可以快速接触来自世界各地的文化融合;在 college town 这类小城镇,可以用学生卡参观博物馆、美术馆,结交当地朋友,常会有意想不到的惊喜。
-
培养独立生活技能
- 留学最重要的不是单纯拿到文凭,而是在任何环境下都能好好生活的能力。
- 多读书、做饭做得好、学会修修补补(包括一些修车或日常维护的技能),照顾自己和身边的朋友,才能成为真正独立且充实的成年人。
写在最后
这份漂洋过海指南就先写到这里。真心希望每一位同学都能顺利开启新生活,前路灿烂,尽情享受留学旅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