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香港大学”这个名字在留学圈内引爆了前所 未you 的关注——一个数字刷屏了各大平台:本科录取率仅约5%。更令人震撼的是,2025年预计将跌破5%大关,2.5万名申请者竞逐约1400个本科名额。这个数字,不仅刷新了港校录取难度的历史认知,也让越来越多人开始把它与“亚洲藤校”划上等号。
但港校录取变“卷”,绝非一朝一夕之事。如果我们拉长时间轴,会发现一条清晰的“收紧轨迹”:
2015年,港大录取率尚在15%-17%之间,仍属相对宽松;
2020年前后,这一数字已缩至10%左右;
2024年,继续收紧至6%-7%;
而2025年,预计将正式跌破5%。
这种变化速度,超出了很多人的预料。单从录取学生的标化成绩来看——A-Level 多个A*、IB 40+、SAT 1500+ 几乎成为标配——说港大如今的录取门槛不输哈耶普斯麻、牛剑,绝非夸张。
这一现象背后,其实折射出两个更深层次的趋势:
一,亚洲高等教育质量正在快速崛起,形成香港大学、新加坡国立大学、南洋理工大学“三足鼎立”的高教新格局;
二,留学规划已从“短期冲ci ”转变为“长线布局”,临时抱佛寸步难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