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
毕业不当老师可以吗?
最后一个问题,很多同学也难免担忧“国优计划”会不会有违约的风险,报了国优计划不当老师可以吗?这一方面也无需担心,国优计划的学生毕业后没有强制要求必须从事教师职业,政策了提供了鼓励从事教师职业的优待条件,但毕业生可以根据个人意愿自主选择是否从事教师工作;同时双学位也无需交双倍学费。
港硕含金量再上一层楼?
由于计划刚开始推行,许多待遇都属于说不清道不明的阶段,不免就有人发出疑问:“毕业不发编,工作不分配,只是免考一个教师资格证,怎么就让港硕含金量上升了?”
未来虽不明确,但指南君可以说一句:国优计划配上港大、港中文对于真的别太香。
顶配教师待遇
由于国优计划只面向理工科学生,此处我们可以免谈文科硕士受到的影响(这里文科生默默落泪了)说起来这里也挺可惜的,毕竟大环境下文科生似乎更需要“教师”“编制”这样的铁饭碗,而剩下的理工科学生,指南君就不免想起网友的锐评了:“申得上港大、港中文理工科硕士的同学会想去当月薪5k的教师?”
你别说,此教师非彼教师。
最理想的状态,是在香港当教师。据香港教育局透露,预计首批“国优计划”学生2025/26学年入读,而该批学生达到课程要求及实习后,原则上将获颁香港本地认可的师训资格,意味着可在香港中小学任教。
而香港教师薪酬仅次于金融和医生,并且待遇与香港公务员齐平,以香港中小学教师为例,平均起薪水平35082港币以上,而且国优计划学生会按照领导层培养,可以说收入是相当可观了。
如果不想留在香港,港大、港中文参与“国优计划”的同学,也可以考虑按照协议回深圳、广东做教师,硕士毕业教师平均年薪28万起,在前几年深圳某中小学博士研究生学历教师拟聘人员名单中,清一色是国内外TOP级别高校的博士,甚至早两年还有“深圳教师热”,足以见得深圳教师待遇的吸引力。
而对于广东及周边地区的同学来说,国优计划更是一记重磅。由于距离近的缘故,因此香港留学常常成为广东、深圳同学的选择,而在粤港澳一体化的进程中,港大与港中文“国优计划”的学生,到深圳、广州或者广东省内其他公办中小学入职的概率,将会大大增加。
而广东、深圳等地区对于港硕有着天然好感,在号称深圳最强区的南山区教师编公布24应届毕业生录取名单时,香港8所高校共计67人被录用,均为硕士研究生。
可以说从上学到就业,对于广东学子来说,港大、港中文的含金量直线上升。
双重就业保障
虽然毕业后的教师待遇足够顶,但指南君相信,大部分情况下,港大、港中文理工科毕业生志不在此,国优计划对于许多同学来说,其实不是机会,而是兜底。
2024年6月,1179万应届毕业生步入社会,相比23年增加21万,根据国家统计局的调查结果现实,不包含在校生的16-24岁劳动力失业率为17.1%,创历史新高,不少同学自嘲“毕业即失业”。
就业情况低迷,高失业率的情况下,稳定的“铁饭碗”就成为不少同学的选择,这时候这个计划,相当于给港大、港中文两所学校的留学生,尤其是在这两所读理工科研究生专业的留学生,提供了第二条就业道路。港大、港中文留学生身份+双学位+再不济当个教师兜底,怎么能不香呢?
利好天坑学子
港大、港中文入选“国优计划”后,受益最大的恐怕就是一批理工专业天坑的学子了。此处点名土木、生物、化学、环境工程......
作为天坑专业,普遍都面临着毕业找不到工作、工资低、工作压力大环境还异常艰苦的情况,甚至时招聘还至少得是硕博起步。
这时,理工科学位+教育学硕士,双学位+就业双重兜底的情况下,就成为许多学子跳出天坑的绝佳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