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分高考生,要不考虑一下港大?-新东方前途出国

您的位置: 首页>顾问中心>欧阳浩鸣>日志>高分高考生,要不考虑一下港大?

欢迎向我提问

*顾问预计24小时内解答,并通过短信方式通知您

欧阳浩鸣

欧阳浩鸣

欧亚硕博咨询顾问

    获取验证码
    向TA提问

    温馨提示

    您当前咨询的顾问所在分公司为 重庆 为您推荐就近分公司 - 的顾问

    继续向欧阳浩鸣提问 >
    预览结束
    填写信息下载完整版手册
    获取验证码
    一键解锁留学手册
    在线咨询
    免费评估
    留学评估助力院校申请
    立即评估
    定制方案
    费用计算
    留学费用计算器
    电话咨询
    预约回电

    顾问将于15分钟内回电

    获取验证码
    立即预约
    咨询热线

    小语种欧亚留学
    400-650-0116

    导航

    高分高考生,要不考虑一下港大?

    • 中国香港研究生
    • 留学指南
    2025-08-21
    香港大学是位于中国香港的一所国际地位高的综合性高校。
    聚焦国内,多年之前,香港大学的高考收分是可与清北匹敌的,是很多高考状元的选择,后来几年收分略有下降。2024年港大全额奖学金的收分与清北热门专业收分几乎无异,最低收分基本与复交一致(上海地区)。放眼国外,港大的国际认可度很高,近十年一直稳定在qs前30,2025年qs排名17名,2026年qs排名11名
    也许冷冰冰的收分或者排名不足以让你了解一所学校,接下来我将会以这一年我的经历,评述在香港大学的就读体验。
    壹、课程
    个人认为港大的学业与大陆大学最大的不同就是自由度。在港大,没有班级,没有辅导员,没有帮你定好的课表。一切的一切,都需要自己负责。个人认为这是一种极好的对于个人能力锻炼的机会。我们不再束缚于所谓“集体”,军训、马克思主义、形势与政策等必修课不再存在;取而代之的是我们作为独立的个体,拥有了自我规划学业的权利。
    以我的专业为例,要读完Fintech的bachelor学位,需要修读132学分,除去必修课,专业选修课至少修5门,可从学校提供的21门与Fintech相关的课程中自由选择。除此之外,我们每个人都还有完全自由支配的90学分,也就是有15门课可以完全按照自己的心意选择,不受专业束缚。你可以选择读一个可以写在成绩单上的第二主修或者辅修,也可以完全按照自己的兴趣选择你感兴趣的领域课程。
    说实话,我在去年五月了解到港大的选课政策后,我对港大的偏好程度是指数级上涨的。相比于在由学院制定的可能并不科学、并不适合自己的培养方案中学习,我觉得被允许选择自己学什么实在是一件太有吸引力的事情
    港大的课程形式分为由professor讲的大课lecture和由tutor带着讨论或者复习的小课tutorial,教学质量参差不齐。我接触到的课程中,可以感受到,经管学院和数学系教得很好,工程学院教得较差,通识课程教得也不算好。但是总体而言,我觉得大学的教学质量并不是一件很重要的事情,因为无论你是去了清北复交还是耶鲁斯坦福,都会有相当大比例的大学老师讲课讲不清楚。因为大学教授的评定指标主要是看科研能力,所以很多教授并未把重心放在教学。作为一个大学生,最好不要期望老师能把课上得很精彩,会看书看slides自学是十分重要的技能。

     

    另外,港大的很多课程的教学助理(TA)是由刚刚上过这门课的本科生担任的。从一方面,刚上过课的学生应该更加能够同理在学习的你,更懂得如何去教;另一方面,因为学生未经历教学培训,所以可能教学水平参差不齐。这点是优点还是缺点,要看你自己对此的评定了。从我的角度我觉得还是利大于弊的。
    贰、科研
    我目前并未从事非常深度的科研研究,只能从我已知的部分给出一些建议。我在大一下学期找了一名上学期教过我的教授,开始做他的科研助理(RA)。这名教授在港大刚刚起步,正在组建自己的团队,所以愿意带着我做项目。在国内高校这也许是比较罕见的事情,在港大能遇到这位教授算是我的幸运了。
    我有一个非常非常好的朋友,他同样是大一,比我早一个多学期找到这位教授,在教授的带领下做Computer Vision的研究,目前已经到了在写论文的阶段。他的科研进度是超乎常人的快,虽然对普通人的参考价值一般,但是也可以算是一个港大科研包容性的一个证明。只要有能力,愿意争取,学校就会给你资源,你就会被看见。
    叁、开销
    去年港大的学费18.2万港币一年,今年略有上涨
    去年的学费加上各种杂七杂八的费用,如果有幸能够住在宿舍,且平时生活十分节俭的话,一学期大约总共要花15万人民币,四年也就是120万左右。但是如果要外出交换、在国内外旅游,这个预算就得往上提,四年200万人民币左右是一个比较宽裕的数字。总而言之,丰俭由人
    与大陆学校相比性价比或许看似很低,但作为留学,确是相当高的性价比了
    肆、国际视野
    如果说港大能提供什么中国大陆大学完全无法替代的东西,那么我想最重要的答案就是国际视野了。
    有人可能会说,上海是一所国际化大都市,香港难道比上海更国际化?单论城市的国际化程度我不好评价;但论教育的国际化程度,香港若排第二,中国大陆没有哪个城市敢想前了。
    港大的课程除少数几门粤语课外都是以全英文授课,教授、助教与学生都以英文沟通,学校所有官方网站也是英文。
    此外,港大真的为我们提供了特别多的交换机会。比如,每个寒假和暑假,学校都会给出一长串寒校暑校链接,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去参加短期交换换学分回来。绩点超过3(对于身经百战的高考生,基本上有手就行)的学生还有机会在上百所大学中选择一所,进行为期一学期或者一学年的海外交换。这类交换只需缴纳港大学费,不需要缴纳对方高校的学费。我认识的高考去港大的学长姐中,基本上95%都会参与至少一次交换。
    我目前正在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UCB)上暑校,七月回国后还要去北京大学的暑校继续学习和体验。个人认为,交换所带来的成长和体验是非常非常有意义的。立足港大,我们有机会体验不同地方的文化和社会,亲眼看见更大的世界。
    伍、学校非学术资源
    在校期间,学校会组织很多非学术性的活动,比如去马来西亚做义工,去中国山区支教,假期一起去field trip等。这些活动虽然我暂时没参加过,但是在朋友圈“云参加”时切切实实地感受到了这些活动给我的朋友们带来多元化的成长,十分有价值。

     

    此外,校友资源或许是学习之外你在港大可以收获的最重要的财富之一。在港大的花销较大,淘汰掉了很多家境不好的人。故我身边的来自内地的同学,如果出自北上广深,那么家庭资产至少中产偏上,如果出自其他内地城市,那么基本上非富即贵。
    港大的校友真的特别乐于助人。我在大一受到了无数在读学长姐的帮助,也在讲座和论坛中结识了很多已经毕业却仍愿意向我伸出援手的学长姐。
    、香港生活
    香港生活的难受,是我有时讨厌港大的理由。
    首先,香港气候并不适宜,虽然夏天没上海热冬天没上海冷,但全年都很潮湿,回南天更是潮到几乎能从床褥挤出水来的程度。
    另外,香港人口极为密集,居住环境非常狭窄,对喜欢居家的宅男宅女极不友好。我的宿舍单人间感觉只有4平米多,和同学一起从学校出门上街吃饭只能走成一列,公共场所的人均面积也非常非常小。
    人口密集导致住房紧缺,港大宿舍竞争十分激烈。大一所有人都会有宿舍住,但是大二开始就根据看你对宿舍活动是否积极参与和你的gpa来评定你是否有资格继续续住。如果有幸续住,那本科n年最多也只给你n-1年的宿舍。这就是“河东精神”视频流出的原因。
    除了居住面积小,香港的服务业态度极差也是一个重要的问题。香港有相当大比例的服务员,我无论用普通话还是英语跟他讲话,他都只会用我听不懂的粤语回答,还态度十分不耐烦,默认你必须会粤语似的。举个具体的例子,有次我在宿舍楼下的711买东西,我跟收银员说用八达通支付,收银员说了句我没听懂的粤语,然后我反正没听懂就又说了一次用八达通,她就翻白眼并冲我大声吼道“den zen”。后来我问ai才知道她说的是“等一阵”,也就是让我等她调试一下机器。
    这样糟糕的服务业在香港并不是特例,我遇到过许多次,服务员白眼翻上天,你招手服务员懒得搭理你,你还没吃完服务员就催你走,看你听不懂粤语就不耐烦。也许有人会说内地也有态度差的服务员,我并不否认这一点,只是香港的情况是态度差的服务员比例显著高于内地,让人在社会中很难感受到温情。
    所以,我呆在香港的时候,总是想往外逃的。我要旅行,我要回家,我去哪里都可以,只要不是香港。今年三月底到四月,我一度觉得自己患上抑郁症,整日情绪低落,经常眼泪控制不住往下流。后来我回上海复习期末考试,现在在美国上夏校,才渐渐缓解。
    当然这只是我的情况,我也有一些同学很喜欢香港,因为这里的港风滤镜和自然景观、徒步线路。
    如果你不介意空间小、偶尔遇到服务员态度差,且喜欢爬山看海,家里有钱经得住香港的高消费,那么你也许会很适合香港这座城市
    更多详情
    推荐阅读 换一换
    温馨提示

    您当前咨询的 欧阳浩鸣 顾问,所在分公司为 - ,已为您推荐就近分公司 - 的顾问。

    以下为-分公司顾问:

    继续向欧阳浩鸣提问
    提交成功

    稍后会有顾问老师反馈评估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