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有同学收到了香港大学、香港中文大学的面试。我们针对目前已收到面试同学的申请背景,想来谈一谈26Fall港校录取的侧重点。
之所以,现在就来聊这个问题,主要是因为今年申请格局发生了重大的变化。香港四所TOP院校(香港大学、香港中文大学、香港科技大学、香港理工大学)都开放了提前批申请,这在过往是没有的。所以对于申请者的情况,我们就不能过往的案例全盘进行分析。
一、软性背景的权重逐渐提高
首先我们来看几个代表性的案例:
案例一
·背景:(985&211),会计学专业,GPA3.8/4.0. 雅思7.0,多段实习经历和项目经历。
·收到面试:香港中文大学,商学院, Master of Accountancy,会计学硕士。
案例二
·背景:(985&211),经济学,GPA 3.6/4,雅思6.5。其他申请优势:多项科研经历,多段相关实习经历。
·收到面试:香港中文大学,商学院,Master of Accountancy,会计学硕士。
案例三
·背景:(海本),市场营销,GPA 3.68/4,雅思6.5。其他申请优势:一段相关实习,多段相关学术研究。
·收到面试:香港中文大学,商学院,MSc in Marketing,市场营销硕士。
首先我们要强调的是目前学校提前批的申请都强调硬件背景的重要性,因此,客观上在这一阶段,提交申请的同学硬件背景普遍偏高。而在学校之前宣讲会提供的信息上,双非同学的占比尤其是在港大和港中文,可以说“非常低”。
如果现阶段,同学们的申请提交材料在硬件背景方面趋近于内地或海外名校,均分、雅思普遍较高的情况下,其实很多申请的起跑线是相同的。但通过上面的几个案例,大家可以明显看出,软件背景的作用在加强,这也是能够在硬件背景近似的情况下拉开差距的重要因素。
二、如何准备软性背景
目前由于一个学生普遍拥有多段软性背景,那怎么找到适合你的软性背景。我们从几个大方向来分析一下。
1.与申请专业的匹配度
在过往的申请者中,很多人对于软性背景或实习科研经历的重视程度不够,或仅停留在数量上,而非真正落实在匹配度上。在今年,香港中文大学商学院的面试题中,有不少专业都在考察一个典型问题——申请者为申请专业做了哪些准备?对于这个专业,你最想学的是什么?
这其实就是在考察你在申请过程中通过实习实践对于专业的理解程度,而且要结合在实习实践中的具体工作经历去挖掘,才能让面试回答更有深度。往往在实习实践中,能够令申请者对于申请专业有更加深刻的理解。
因此,在准备或寻找实习实践的机会时,一定要和所申请专业的课程要求“建议联系”。
2.尽早确定申请方向,研究申请专业的核心课程
前面我们提到了申请时,科研、实习的匹配度要高。那如何提高与所申请专业的匹配性,那就需要你对所申请专业的考察重点和课程要求有深入的了解。
比如在大一、大二阶段,你就明确了留学的意向,和所要申请的专业方向,那就可以针对这些专业进行提早的了解。明确申请专业的考察侧重点和录取偏好进行有针对性的实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