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几年,中国香港院校的授课型硕士关注度越来越高,这里面很大程度上是由于授课型硕士的时间短和尽快就业两大优势,还有认可度高、排名靠前以及港校对于实习的便利性等多重因素,但对于学生的家长来说,还有一个问题不可忽视,那就是学费的上涨。
以香港大学工学院为例,非本地学生的学费26Fall已经上涨到37,5000港币,而相比于5、6年前,上涨幅度将近提高了20W,对于学生家长而言,涨了这么多学费还值不值得被教育投资。
涨学费的原因可以用一句话来概括:政府基准上调+专业化、市场化的定价+新兴专业转型需要大量经费,以上三种主要因素导致。
一、港校学费上涨的内在原因
1.制度性调整
早在2024年年终,港府就公布了由大学教育资助委员会(UGC)资助的大学的学费标准,在这份标准中,已经说明25Fall、26Fall、27Fall学费标准平均每年调整5.5%。这一调整可以说非常重大,因为上次调整的时间还要追溯到1997年。
港府在多年后调整基准等于给涨学费定了基调。
2.专业成本上涨
近年来,热门专业发生转型,已经成为开设专业的大趋势,港校也从“文商热”走向了“理工热”,在过去几年的港校申请中,热门申请专业主要集中在商科、传媒、教育,但从 24Fall以及25Fall的申请季开始,这一趋势已经发生明显的变化。港校整体正向STEM和硬科技方向转型,今年香港大学、香港中文大学开设的这两个专业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
而这些新兴起来的热门专业要想办得更好,研究得更精深,就需要有强力的师资、更多的实验室以及更多的实习实践资源,这些都离不开资金的支持。
除此之外,热门专业的学费也是由市场来决定,大数据、AI、可持续这些热门方向的专业,不仅港校本地学生申请意愿暴增,同时,因为港校的国际化程度高,也吸引来了很多内地生和国际生。随着申请人数的增多,各类“申请门槛”也逐步提高。
还有一个因素,也不可小觑,那就是学校收入多元化的策略。自费授课型项目有时被视为补贴科研和本科教育的收入来源,学校在提高专业含金量的同时,也会提高相应的学费。
二、内地研究生学费暴涨67%
港校的授课型硕士学费在涨,而内地院校的26Fall研究生,学费也在涨,比如近期在网络上也能看到某985院校的统计学专业的学生发布学费截图。一年的学费需要缴纳10W元,而同样某C9大学社会工作专业的学费也从之前的4,8000元上涨到8W元多,涨幅超过60%。
而像法学、翻译、电子信息等专业很多学费涨幅超过50%,不仅是当下的理工科热门专业,文科专业学费涨幅很多也直接翻倍。某985院校翻译专业的学费就2,5000元上涨至5,6000元。
内地港校学费之所以涨价,其实主要和高校的经费来源有密切关系。在经费来源中,三大主要构成包括经费支持、学费收入和社会捐赠。但由于近2年国内院校大范围扩招,学费收入依旧是占比较低,这样就限制了高校的发展,涨学费也就成了必然结果(并不是所有专业都涨了学费)。
三、港校涨学费后还值得读吗?
首先,涨学费不仅是港校、内地院校所面临的问题,同时全球各地的院校,学费都在上涨。
在当下的就业环境中,仅有一份高学历还不足以撑起找工作的全部核心竞争力,应届生同样需要有实习做支撑。而就读期间还能解决实习问题,港硕无疑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不仅在香港本地,背靠大湾区同样给各位学生带来了更多的就业机会。
这一点优势对于就业为就读导向的同学来说,已经超值。同时,港校的排名和时间优势,也在不断增强。
其次,如果从就业导向分析,就要考虑,读港硕的“ROI”虽然现阶段读金融科技、数据科学、工程管理、智能城市、供应链等专业的学生,学费上涨较大。但港校的知名度、行业联系、实习招聘网络对于这些专业也会给就读同学带来较大的“回报”。
另一方面,奖学金也是同学不可忽视的关键因素。很好背景的同学在拿到奖学金后,也能节省相应的成本。
虽然有很多利好的消息,但学费上涨也是有延续性的,因为就读者还要考虑申请环节中,各种辅导的费用以及就读期间住宿、医疗、保险、签证、往返机票、个人精神娱乐生活如旅游等支出。
学费上涨也是大环境趋势,但目前“能否值回票价”更取决于你对于专业的选择和未来发展目标的规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