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留学版图悄然重构:“留学中国”成海外学生热门选择-新东方前途出国

您的位置: 首页>顾问中心>耿一平>日志>世界留学版图悄然重构:“留学中国”成海外学生热门选择

欢迎向我提问

*顾问预计24小时内解答,并通过短信方式通知您

耿一平

耿一平

美高本部咨询主管

    获取验证码
    向TA提问

    温馨提示

    您当前咨询的顾问所在分公司为 合肥 为您推荐就近分公司 - 的顾问

    继续向耿一平提问 >
    预览结束
    填写信息下载完整版手册
    获取验证码
    一键解锁留学手册
    在线咨询
    免费评估
    留学评估助力院校申请
    立即评估
    定制方案
    费用计算
    留学费用计算器
    电话咨询
    预约回电

    顾问将于15分钟内回电

    获取验证码
    立即预约
    咨询热线

    小语种欧亚留学
    400-650-0116

    导航

    世界留学版图悄然重构:“留学中国”成海外学生热门选择

    • 本科
    • 留学新闻
    2025-08-11

    近日,《泰晤士高等教育》杂志网站发表一篇文章,表示中国正致力于打造全球领先的留学目的地。

    文中还指出,2018年中国就已经成为亚洲领先的留学目的地国。如果将短期交流学生也纳入统计,中国已位列全球第三大留学目的地国。有研究指出如今的世界留学版图正在重构,中国及其他后发型国家的崛起,让高等教育中心不再仅聚集于一个国家,而将呈现多中心并存的局面。

    留学中国目前具备了哪些优势?近年来中国高校科研实力和世界排名都在不断“创新高”,本篇和大家一起来重新认识~

    01

    新质生产力与大学科研发展双向赋能

    最近纽约时报一篇名为《一个属于中国的世纪可能已经到来》的文章在国外“炸开了锅”。

    文章作者普林斯顿研究员、兰德公司智库学者Kyle Chan援引多方研究称,中国已在钢铁、铝、造船、电池、太阳能、电动汽车、风力涡轮机、无人机、5G设备、消费电子、活性药物成分及高铁等12个关键产业中占据全球产量榜首。

    2030年中国制造业产值将飙升至全球45%,相当于美、日、德三国总和的2.3倍。

    有多个研究认为,中国的迅速崛起将会引起高等教育中心的再次变革,形成多中心并存的局面,而中国将会是其中一个中心。

    粤港澳大湾区的科技发展更是国家的“排头兵”。在《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中,粤港澳大湾区被赋予了“建设国际科技创新中心”的重任。

    粤港澳大湾区目前拥有超过7.7万家国家各级高新技术企业、合作建成34家粤港澳联合实验室、“深圳—香港—广州”科技集群连续5年位居全球第2位。

    此外香港、深圳纷纷打出留学香港、留学深圳的品牌策略“先手棋”,以一系列政策吸引人才,势必打造更加优质的国际教育,留学湾区已成“气候”。

    02

    华人科学家“归国潮”为技术发展做铺垫

    新一轮科技革命下,世界各国的激烈竞争实质上是高科技创新能力的竞争,其关键在于人才。随着新兴工业国的崛起,以中国、印度和巴西为代表的传统智力外流国开始出现了海外人才回流的现象。

    据港媒统计,近年来,由于英美等国家的政策形势不明朗,从2024年底至今,已有超过十名知名华裔科学家离开美英等国,回到国内高校任教,主要研究领域是数学、物理等基础研究领域。

    近年来的这波海外人才“归国潮”中,也不乏有加盟粤港澳大湾区高校的科学家及博士后。香港中文大学(深圳)、南方科技大学等大湾区内高校相继成为海外高端人才的集聚地:

    生物学家颜宁回国担任深圳医学科学院、深圳湾实验室负责人

    在剑桥大学从事新型二氧化碳吸附剂开发与研究的青年学者李怀光博士、美国材料研究学会博士后成就奖获得者钱琦加入香港中文大学(深圳)

    世界著名数学家张益唐全职加盟中山大学,受聘于中山大学香港高等研究院,将在大湾区定居和工作

    根据香港中文大学(深圳)公开发布的消息,学校已面向全球招聘引进了近700名国际知名TOP学者和研究人员,其中包括诺贝尔奖得主6名,各国院士近50名,国家各级人才110余名。目前引进的教师100%具有在国际TOP高校执教或研究工作经验,其中共有109人次入选2024年度全球前2%TOP科学家榜单。

    这些科学家多是当今炙手可热的前沿科学研究者,并处于学术生涯产出的黄金阶段。无疑将对国内高校的学术实力以及未来科技发展带来不可小觑的影响。

    03

    中国高校正书写学术新高度

    根据最新发布的2026年QS世界大学排名来看,中国(内地)已有5所高校跻身全球前一百,约45%的高校排名有所上升。

    中国香港的高校实现了重大飞跃,香港大学排名上升至全球第11名,同样有5所高校上榜QS前100的排名。值得一提的是,港校的内地分校共享其本校的排名。

    QS排名除了体现中国高校的学术实力有所提升外,也是中国高校实力提升和走向全球化的体现。

    同时,在2025自然指数研究负责人全球高校TOP500中,中国内地高校占153所,较去年增加18所。而在2025自然指数科研负责人榜单排名前10的机构中占据主导地位,共有8家为中国机构。

    相比之下,在2021年的指数中,中国仅有中国科学院和中国科学技术大学两所机构入围。这一定程度上反映出中国科学研究的整体实力正在提升。

    *自然指数(Nature Index)由国际TOP科学刊物《自然》编制,是一个用于追踪各个机构和国家科学产出的数据库。每年,自然指数都会根据在TOP期刊中发表的科学文章和论文数量,对领先的机构和国家进行排名。

    越来越多国内外学生选择留学中国,而中外合作办成为了他们的不二之选。据就读于美高的C同学称,其学校12年级就有美国本土学生报考了上海纽约大学。

    近年来中外合作办学的“爆火”也验证了这一点,特别是独立设置的中外办学机构。

    昆山杜克大学2025年本科收到的国内外申请总数达到11884人,其中,来自中国的申请6002份,比去年增长15%;国际学生申请5882份,比去年增长25%,均创历史新高。

    香港中文大学(深圳)连续多年成为凭高考成绩录取的广东省内院校录取分数要求较高的大学,2024年全面超过了省内“985”中山大学最低录取分数线。

    全国11所本科独立设置的中外办学机构,在广东就占了6所,从数量上占领优势。港澳两地的地缘优势让留学湾区具备成为留学中国“先行者”的条件。

    从《泰晤士高等教育》指出的“亚洲领先留学目的地”,到自然指数连续领跑全球科研产出的实证,中国正重塑世界学术格局的坐标。本土学位所含的科研含金量、产业关联度及国际认可度已不可同日而语。

    留学中国,既是获取前沿知识的通道,更是深度参与全球创新网络重构的历史性机遇。而其中留学湾区更是具备了先行条件,特别是在独立设置的中外办学机构上。

    更多详情
    推荐阅读 换一换
    温馨提示

    您当前咨询的 耿一平 顾问,所在分公司为 - ,已为您推荐就近分公司 - 的顾问。

    以下为-分公司顾问:

    继续向耿一平提问
    提交成功

    稍后会有顾问老师反馈评估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