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中文有一个听上去让人很想避而远之的项目。
有很多学生在咨询的时候,仿佛下莫大的决心:“实在不行,港中文的MA in Social Service Management勉强能接受,就用它保底吧”。
但实际上,25 fall我们想用这个项目保底的同学,都没能拿到这个项目的offer。幸好在我的建议下选了其它更稳妥的方案(也是港三),才能在25 fall顺利入学。
今天就来说说这个项目的玄妙之处。
首先,这个项目的招生规模很小,只有三四十人。
这么小的规模,不管专业多冷门,只会有两种结果:要求门槛高得不正常;要么录取标准很玄学,方差很大。
这个项目是后者。
从本科专业来看,没有明显的偏好。很多商科专业都是可以的,包括但不限于人力资源管理、工商管理、市场营销和金融等。行政管理、社工、社会保障等专业,当然更佳。
但是从本科院校和绩点来看,就有点玄了。既有211高均分被拒的,也有双非同样专业和均分被录的。
其中的玄妙,就在于是否有相关经历。如果有社区志愿服务、社工、NGO相关的实习经历,会是很大的加分项。
这个项目的老师大多都在香港的社工领域很资深,在加入大学前曾长期服务于 NGO、政府或公营机构,担任前线社工、督导、总监等职务。
在这样的业界资深人士面前,你的实习内容扎不扎实,对这一行有没有热爱和深度思考,性格、能力适不适合,一面试就都问出来了。
所以,这个项目虽然看上去双非友好,但并不是一个随随便便的保底选项。
适配,比硬性条件更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