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校今年的申请节奏,主打一个“快”字。
继港大提前批抢先开启,港科、港城也首次加入提前批战局后,我们就预感26fall的申请进程会比往年提速不少。
果不其然,前两天港大突然官宣正常批次正式开放 —— 七月末就启动正式申请,这可比往年9月前后的常规时间早了一大截。很难想象,接下来26fall的申请还会有哪些新变动。
再加上前阵子港大不仅收紧了申请材料要求,就连在读学生的学业考核也同步加码,这份“严格”可谓渗透到了方方面面。
商学院开启人脸识别考勤模式
就在前两天,港大商学院的同学反馈收到一封来自学校官方的邮件,表示港大商学院将会对学生的上课考勤开启人脸识别模式。
邮件称:“从2025/26学年开始,我们将实施一套全新的人脸识别系统,以简化所有理学硕士课程的考勤流程。”
学校方面,显然是想靠这套系统替代传统点名,提升考勤效率,同时保证数据真实可靠。但对学生来说,不少人觉得这是教学纪律收紧的信号 —— 被人脸识别时刻“盯着”,难免有心理压力,怕影响课堂状态和学习主动性。
其实港大商学院对考勤一直抓得挺严。比如会计学专业,开学前的bootcamp课程就要求上下课打卡,迟到30分钟算缺勤;每门课缺卡三次直接挂科,重修费要上万元。
更别抱“代打卡”的侥幸心理,港大早有先例:有学生同一门课4次找人代打,第四次被发现后,以“身体不适”为由辩解,却拿不出提前请假记录或病假条,直接被上报学校。最终因出勤率低于80%被劝退,后果根本无法挽回。
所以说,港硕被嘲“水”,从来不是学校的问题,而是少数想走捷径、不守纪律的学生自己“水”。
不过大家也不用太焦虑,目前只有商学院收到通知,全面推行估计还需要时间。连内地都没广泛普及的人脸识别,港大先在考勤上用起来,看来“翘课时代”是真要结束了,想偶尔逃课的同学可得趁早打消念头啦。
港大商学院正式批提前一个多月开放
港大商学院26fall的申请节奏真是紧凑 —— 提前批刚落幕,正式批一轮就无缝衔接上了。7月25日,14个商科项目同步开启申请,首轮截止时间定在10月3日,涵盖会计学、金融科技、商业分析、可持续会计与金融等热门方向(MBA除外),和提前批一样,本轮开放的也全是商学院项目。
和提前批一样,港大的一轮正常批也只开放了商学院的项目。
这波早开,或许和商科面临的申请形势有关。
这两年理工科太火了:新能源、人工智能等领域崛起,人才缺口大、薪资看涨,不少学生转头申理工。
数据显示,25fall理工科申请占比已达45%,远超商科的31%,而24fall理工科刚以微弱优势首次超过商科。商学院早早开放申请,估计是想抢在学生转向理工科前建立联系,吸引更多人把商科作为选择。
再加上国内近几年商科就业形势严峻,行业处在一个相对低迷的周期,这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学生的选择。
但商科真的没落了吗?未必。
现在行业缺的是复合型人才:金融科技领域未来五年人才缺口超百万,银行春招点名要懂AI大模型、云计算的人;商业分析成了刚需,麦肯锡预测2025年全球数据驱动岗位缺250万,国内一线城市应届生起薪20万-35万,有海外背景的薪资还能再涨30%。
传统岗位确实在收缩,但商科的价值正通过科技融合、可持续发展这些新路径重塑。
未来十年,能把商业洞见、技术敏感度和社会责任感结合起来的人,照样是经济转型的核心力量。所以,26fall申港大商科的同学,可得抓紧这轮机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