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全球化浪潮下,越来越多的学子将目光投向日本留学, 而其中早规划、早准备、早申请是提高名校录取率的不二法门。标化成绩的出分、保持较高的GPA是“硬门槛”。此外,丰富的科研实践经历,研究计划书、面试等是通往成功的“软实力”。
l语言学习规划
语言能力是日本留学的基础,不同的学校和专业对日语水平有不同的要求。一般来说,文商专业一般要求至少N1 水平,比如名古屋大学的人文学研究科希望研究生申请者取得N1-150的分数,东北大学的经济学研究科要求N1以及托福70+/托业705+/雅思6.0+的成绩,而理工科专业至少也需达到 N2,同时准备出一个不错的英语成绩(例如托福85+/托业750+)会给我们的申请锦上添花。JLPT在每年7月和12月各举行一次考试。而我们想从零基础学到N2水平,学习周期约为1年左右。而英语托福/托业/雅思成绩均有2年有效期,提前做好时间规划可以合理安排日语和英语学习及报考时间,参加语言培训课程或利用在线学习资源,更有把握在规定时间内取得理想成绩。
l申请时间规划
申请时间的合理规划对于成功申请至关重要。以2025年决定申请2026年10月入学的研究生的申请时间线为例:
2025年1-6月:了解日本院校及专业设置,准备语言备考以及背景提升
2025年7月:参加日语能力考 文科:N1(建议分数130+);理工科和艺术类:N2。
2025年7-9月:确定申请院校、申请方向、申请教授,准备套磁材料,撰写研究计划书。
2025年10-2026年4月:开始联系教授,进行套磁,并完善研究计划书,确定内诺。
2025年12月:若有必要再次参加日语能力考(最晚)。
2026年5-7月:准备出愿材料并按照学校要求邮寄。
2026年6月:本科毕业
2026年8月:确认住宿安排,申请宿舍或自行租房。
2026年9-10月:确认录取结果,开始办理签证,准备研究生阶段的入学。
2026年11-2027年2月:参加修士入学选拔考试,准备出愿材料,笔试和面试。
2027年4月:合格后正式入读日本大学院的修士课程。
l选校规划
选校是留学申请中的重要环节,专业的选校规划可以帮助学生避免常见的坑。新东方作为专业的留学服务机构,能够为学生提供以下帮助:
了解学校要求:不同学校的录取标准和要求以及申请制度各不相同,新东方可以帮助学生深入了解目标学校的招生政策和专业要求,例如京都大学的AAO制度,大阪大学的AAD制度。
规避常见坑: 日本的专业设置和国内有所不同,例如东京大学的经济学研究科是不招收私费研究生的,不清楚的学生可能就会错过东大的申请,但其实东京大学的综合文化研究科,新領域創成科学研究科和農学生命科学研究科里面都分布有经济学相关方向的教授,有合适方向的都可以申请。另外日语能力考一年只有2次考试机会,如果不幸2次都没有合格,那是否就代表我们无法申请呢?其实并不一定,除了JLPT成绩,还有BJT考试,J.TEST考试以及英语的托福/托业/雅思考试,这些也能作为语言能力的证明材料,比如筑波大学出愿是认可以上所有的语言成绩的。
l材料准备
申请材料的准备是申请成功的关键因素之一。以下是申请日本留学所需的主要材料:
学历证明:本科成绩单、毕业证书,学位证书等。
语言成绩:如JLPT成绩,部分学校还要求TOEFL或TOEIC或IELTS成绩。
推荐信:推荐人可以是班主任、任课老师或课外活动指导老师。但建议不要过早准备推荐信,一是因为部分学校对推荐信有时效的要求。例如东北大学的国際文化研究科要求的推荐信是出愿前6个月内的。二是因为部分学校对推荐信的格式有要求,所以贸贸然的准备推荐信,可能会出现不能用的情况出现。
研究计划书:研究生申请者需要提交研究计划书,阐述研究方向和计划。其中尤其要注意的是研究课题必须要是在教授可指导的方向范围内,有部分学生可能只关注自己想做什么样的研究,但不考虑教授是否可以指导。如此的结果只能是“竹篮打水一场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