暑假过半,三等父母“讲道理”,二等父母“做规划”,一等父母……-新东方前途出国

留学顾问吕冬霞

吕冬霞

美国部前期顾问

深圳
  • 学历背景:优秀院校
  • 客户评价:认真负责,注重细节
  • 录取成果:韦伯中学
从业年限
7-10
帮助人数
829
平均响应
15分钟

顾问服务

1对1定制 · 专业服务 · 官网保障

在线咨询 顾问在线解答疑问
电话咨询 电话高效沟通留学问题

    预约回电

    顾问将于15分钟内回电

    获取验证码
    立即预约
    您的位置: 首页>顾问中心>吕冬霞>日志>暑假过半,三等父母“讲道理”,二等父母“做规划”,一等父母……

    欢迎向我提问

    *顾问预计24小时内解答,并通过短信方式通知您

    吕冬霞

    吕冬霞

    美国部前期顾问

      获取验证码
      向TA提问

      温馨提示

      您当前咨询的顾问所在分公司为 深圳 为您推荐就近分公司 - 的顾问

      继续向吕冬霞提问 >
      预览结束
      填写信息下载完整版手册
      获取验证码
      一键解锁留学手册
      在线咨询
      免费评估
      留学评估助力院校申请
      获取验证码
      立即评估
      定制方案
      费用计算
      留学费用计算器
      电话咨询
      预约回电

      顾问将于15分钟内回电

      获取验证码
      立即预约
      咨询热线

      小语种欧亚留学
      400-650-0116

      输入验证码
      我们已向发送验证码短信
      查看短信并输入验证码

      验证码错误,请重新输入

      秒后可重新发送

      导航

      暑假过半,三等父母“讲道理”,二等父母“做规划”,一等父母……

      • 中学
      • 其他
      2025-07-29

      吕冬霞美国中学,本科深圳

      从业年限
      7-10
      帮助人数
      50
      平均响应
      15分钟内
      #向我咨询留学申请方案 咨询我

      作者:主创团·哎呀妈

      暑假没过多久,朋友已经大吐口水“受不了”。

      12岁的儿子天天窝在家,睡到中午,早餐午餐混合吃,两眼无神像游魂似的在屋里晃来晃去。
      喊他没事看书写作业,应是应了,就是不见动静。一两个小时再看他,他又瘫在床上玩手机。
      实在忍不住,多唠叨几句,话说重了些,儿子更是理直气壮顶撞起来,“你们大人不还是每天老盯着手机,凭什么老说我
      就这样,朋友被怼到无话可说,一想到假期还那么长,不知道该怎么熬下去,苦恼不已。
      多少父母,都觉得孩子一放假就很难管,催他学习他不听,叫他写作业左耳进右耳出,老和自己过不去。
      说多了,孩子烦,自己也累,怎么教都觉得不对。
      教育孩子,并不容易,也充满各种不确定性,可结果如何,关键仍在父母身上。
      01. 讲100000句道理,不如先教育好自己
      《小孩不笨2》中有个场景,让人印象深刻。
      饭桌上,孩子们埋头吃早餐,默不吭声,一旁的妈妈趁机滔滔不绝讲道理,恨不得把孩子“塞”得满满的。
      可她的“千叮咛万嘱咐”,在孩子听来不是沟通,而是强行灌输,毫无作用和意义。
      反观身边不少父母,总担心孩子这不好那不足,一逮到机会就不停说,生怕说漏了孩子就会出问题。
      结果说再多,非但达不到预期,孩子还把耳朵关起来,抵触叛逆。
      《变形计》中的李幼恩,刚走出房门就被妈妈指责对家里的保姆阿姨不礼貌,说话呼呼喝喝。
      见她被说了还没有“悔改”的态度,连连顶嘴,妈妈气不过,直接走过来一顿推搡,甚至还掐住她的脖子,誓要她认识到自己的错误。
      如此紧逼,李幼恩无动于衷,就算看到妈妈一脸咬牙切齿、恨铁不成钢地怒视自己,也依旧我行我素,回房间关上房门,不理会妈妈讲的话。
      母女俩的关系,冰冷得让人寒心。
      父母费尽心思教导孩子循规蹈矩、把心思放在对的事情上,却忘了,不停跟孩子讲“我吃的盐比你吃过的米还多”、“不听大人言吃亏在眼前”,根本无法让孩子听进去,反倒把孩子推开。
      就如思想家卢梭说的那样,世上最没用的教育方法之一就是“讲道理”。
      孩子大了,不管父母多掏心掏肺、苦口婆心,有些话听起来就是刺耳、啰嗦,听了只想逃离。
      如今暑假在家,想让孩子放下手机好好学习,父母要自查一下:有没有像要求孩子那样,自己也拿本书起来看,还是天天顾着刷短视频玩游戏。
      不要自己做得不够好,就要求孩子这样那样。
      孩子不想听“大道理”,只想看看父母是不是也遵守那些道理,做到自己所说的那样。
      02. 做100次规划,不如听听孩子的心声
      之前看到一网友分享自己的暑期安排:
      每天都满满当当,周一游泳课、写作业,周二书法课、写作业,周三游泳课、写作业,周四街舞课、写作业,周五编程课、写作业,周六周日国画课、写作业。
      除了街舞课是自己主动想要的,其他统统是妈妈擅自做主,提前帮他报好了名。
      乍一看,真觉得妈妈厉害,是要准备把他培养成全能型学霸。然而评论区他的留言,戳人了:
      “说过不想要那么多课,可我妈就说我想偷懒,还说课不够要继续加!
      我实在不知道该说什么了,惨不惨你说!”
      的确,暑假将近两个月的时间不短,平时没空学的东西刚好能趁机学一学,提升自己。
      只不过,父母的规划和考虑,不一定代表孩子也是这么想,愿意这么做。
      不切合孩子实际的安排和计划表,只会给他带来无限的压力,和说不出的无奈和叹息。
      热播剧《加油!妈妈》的律师妈妈苏青,做事雷厉风行、强势果断。
      为了两个儿子能像自己一样靠学习改 命运,她早早做了安排:上好的学校,考  好的名次,放学后上各种特长班,作业有增无减……
      刚开始,孩子们默默忍受,直到压力越积越大,儿子终于崩溃哭诉,希望妈妈能够放过弟弟。
      不要让弟弟和自己一样,生活全被作业和补习班填满,连找朋友玩的时间都没有。
      日本明治大学心理学教授诸富祥彦有句话这么说:
      “为人父母,不要把自己的人生愿望强加给孩子。孩子应当有独立的人格,不学习就被骂得狗血喷头,只会导致孩子活得越来越拘束,甚至自闭……”
      告诉孩子要做什么,不要做什么,这无可厚非。
      但强行把自己的想法和念头压在孩子身上,试图让他按着父母定的规划来,只会忽略他的真实心声,剥夺他自主表达的意愿。
      其实孩子不是玩偶傀儡,他小小的身躯底下,藏着很多父母看不到的委屈、愤怒。
      放下一意孤行的高要求、高标准,听听孩子心里的话,才能唤醒孩子的动力,让他真正走进适合自己的规划蓝图里。

      03. 最有远见的爱,是陪伴和示范

      有人说,每个孩子的成才是一个又一个细节堆积起来的,越是急功近利、舍本逐末,越容易欲速而不达。

      不是不要对孩子讲道理,更不是不帮孩子做规划,而是在此之前,父母要做好陪伴和示范。
      说一万句有道理的话,做一百次规划,还不如父母在孩子眼前的以身作则、严于律己。
      浙江一位妈妈,在暑假领着儿子外出徒步,去年母子俩走了300公里,今年计划从萧山徒步到黄山。
      目的很简单,就是儿子青春期情绪不好,暑假爱游戏不爱运动。
      身为妈妈,她明知道这个时候不是徒步的最  佳时期,又累又热,但还是想亲自带儿子出去外面走走,增加见识,看看书本里写的那些风景究竟长什么样。
      去年这么安排时,儿子有点不情愿;可时隔一年,儿子变得主动,也想行万里路提升自己。
      看着人高马大的男孩信步闲庭向前迈的模样,我瞬间明白父母教育的苦心。
      最简单的教育最有效。
      有时候,父母只需要自觉放下手机,拒绝没有意义的娱乐享受,陪在孩子的身旁,用身教告诉孩子怎么做才更好,孩子一定会受到影响和感染。
      我办公室的主任,每一年放暑假就提前和大家说:晚上没事别找她,她要陪儿子学习。
      刚开始还不以为然,三年后,就听到她儿子考上复旦的好消息。
      聚餐时别人邀请她分享育儿心得,她只是简单说了一句:
      “我什么都不说,也不逼他,就是陪着他,学自己想学的东西,他看到我那么认真,自然也就不敢懈怠了。”
      类似的话,童话大师郑渊洁也说过:
      “爸爸妈妈在教育孩子的时候,闭上你的嘴,抬起你的腿,走你的人生路,演示给孩子看,一了百了,效果非常好。”
      孩子有自己的意愿,更有自己的情绪和想法。
      有远见的父母,不过分唠叨,不任性安排,而是尊重孩子的成长规律,在每一个特殊节点上,顺着孩子不断调整自己的方式方法。
      孩子不愿听大道理,那就照顾好他的吃喝拉撒,给他做一顿顿美味可口的饭菜,让他生活在舒适温馨的家里;
      孩子有自己的想法和规划,那就多去了解打听,帮孩子把握好方向,减少他的困惑和迷茫。
      富有关怀的爱,和润物细无声的榜样力量,更容易撞击孩子的心,让他一步步走在正确的道路之上。
      04. 畅销书《亲密关系》里有一句话这么说:
      “为人父母是世界上最难的工作,这份工作考核的重点在于亲子关系的相处模式,而父母的成长才是最终的目标。”
      父母是孩子模板,只有教育好自己,不断成长,孩子才会潜移默化中慢慢变好,变自信,变积极主动,真正爱上学习。
      陪孩子脚踏实地努力向前,不仅是父母的爱,更是父母此生最大的自觉。
      与父母共勉。
      更多详情

      还有疑问?立即咨询专业顾问

      吕冬霞

      从业年限
      7-10
      帮助人数
      50
      平均响应
      15分钟内
      在线咨询 顾问在线解答疑问
      电话咨询 电话高效沟通留学问题
      推荐阅读 换一换
      温馨提示

      您当前咨询的 吕冬霞 顾问,所在分公司为 - ,已为您推荐就近分公司 - 的顾问。

      以下为-分公司顾问:

      继续向吕冬霞提问
      输入验证码
      我们已向发送验证码短信
      查看短信并输入验证码

      验证码错误,请重新输入

      秒后可重新发送

      提交成功

      稍后会有顾问老师反馈评估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