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周五,上海市青浦区公示了最新的储备人才拟聘用人员名单。
我数了一下,超七成的硕士学历来自QS前100的境外高校。其中英校、港校占比蕞高,各占四分之一以上。
主要来自港三、LSE、UCL、爱大、华威、利兹等高校。
澳洲也占了13%,来自悉尼、墨大、昆士兰、新南的都有。
再加上个别美国和欧洲的毕业生,海归合计超七成。
青浦区储备人才,对学历的要求是硕士研究生及以上,蕞高学历位列QS前100的国(境)外高校;内地学校有专门的清单,以985为主,部分211有特殊专业要求。
从硬性要求来说,在这一场景下,QS前100可以当985和上游211来使用。
更难能可贵的是,在满足了基本准入门槛之后,海归依然可以占到实际录用的大多数。
这里也简单介绍一下上海各区的储备人才。
各区的招聘标准不一,有的要求QS前100,有的要求任一榜单前100,也有的要求前200或前500。总之QS前100的毕业生,在各区都是通吃的。
储备人才的期限一般为3-4年,期间工资在20万左右(以青浦区为例,硕士研究生的税前收入在18-25万)。
储备期内是否有编制、是否包分配,这两年各区规定不同。但一般至少可以参加本区事业单位或区管国企的定向招聘。
但即使无编制、不包分配,也可以把储备期视作一个缓冲。在此期间,可以继续考公考编。考本区单位是更有优势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