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5fall的同学现在基本都拿到offer、出了CAS、签了签证,机票也订好了,整个人已经进入“随时起飞”的状态了。但别急着高兴得太早,真正顺利开启留学生活,其实从你落地英国那一刻才刚刚开始。
很多同学以为拿到了offer就万事大吉,但其实真正影响你留学体验的,是那些你可能没太注意的小细节,尤其是在入境前后这一阶段。今天我们就来聊聊,由在读学长学姐们亲身经历总结出来的行前准备tips,帮你把留学开局走得稳稳的!
开学注册这件事,真的不能马虎
很多人觉得注册就是走个流程,填个表、刷个脸、走一圈就完事了。但其实,注册是你整个留学生活的关键节点”。你能不能顺利选课、能不能分到合适的导师、甚至能不能拿到宿舍,很多都跟注册时间有关。
尤其是英国大学的新生周(Induction Week),这可是个“黄金时期”。学校会安排各种Orientation活动,从学术介绍到社团招新,从校园导览到社交派对,应有尽有。这个时候,你不仅能认识同专业的同学,还能接触到一些“过来人”——比如课程助教、学生会成员,甚至是高年级的学长学姐。他们有时候会主动带你熟悉流程,甚至能帮你避开一些“坑”。
所以建议你尽量早一点到校,别卡着最后一天落地。越早注册,越容易抢占先机。比如一些热门课程,选课是按先来后到来的,你要是拖到最后一两天,可能就只能选到“别人挑剩的”了。
签证落地别急着出机场,先搞定这几件事
签证落地之后,别急着冲出机场打车去学校。有几个关键动作你最好当场就完成:
- 手机卡激活:建议提前在国内买好英国的手机卡,一落地就能上网。这样你才能马上可以联系学校、查路线、加新生群。
- 银行卡开户:到了英国首先就是开户,很多学校发奖学金、打工工资、甚至交学费都要用英国本地银行卡。建议选HSBC、Barclays、Lloyds这些主流银行,服务比较稳定。
- BRP卡领取:你的签证贴纸只是临时入境许可,真正长期居留的身份凭证是BRP卡(生物信息卡)。记得在签证页上写明的地点和时间内去领取,不然会影响你后续的续签、打工甚至找工作。
宿舍入住前,记得拍照留证据
很多同学首次出国,对宿舍环境一无所知,到了之后才发现各种问题:墙上有污渍、床架松动、洗手间漏水、Wi-Fi信号差……但等你发现问题想跟学校反馈时,对方可能会说:“你入住前没拍照,现在说不清楚是谁弄坏的。”
所以强烈建议你入住当天就拍好视频和照片,把房间的每个角落都录一遍,尤其是墙面、地板、家具这些容易出问题的地方。这不仅是保护你自己,也是避免后续不必要的麻烦。
学术准备别拖,越早越好
很多人觉得刚到英国,先玩几天再说。但其实,学术上的准备越早越好。比如:
- 提前查看课程大纲:很多学校在开学前几周就会放出课程信息,你可以提前看看课程结构、需要的教材、有没有前置知识要求。
- 加入课程群组:很多专业都有专门的微信群、WhatsApp群或者Facebook群,早点加入能了解很多“潜规则”,比如哪些课要抢、哪些老师好过、哪些作业是重点。
- 预约语言支持服务:如果你是国际学生,尤其是刚来英国,很多学校都提供语言辅导、写作支持、学术适应课程,早点预约,能帮你快速适应英国的学术节奏。
生活篇:别带太多,但有些东西一定要带
很多同学行李一装就是三四十公斤,结果到了英国才发现,好多东西根本用不上。建议你带行李时遵循一个原则:国内买不到、价格贵、不方便在当地买的才带。
比如:
- 药品:感冒药、肠胃药、止痛药、过敏药这些可以带一些,英国买药虽然不难,但手续麻烦,有时候还要等处方。
- 转换插头+插线板:英国插座和国内不一样,而且很多宿舍只配一个插座,插线板一定要带。
- 身份证复印件+护照复印件+签证复印件:虽然现在都电子化了,但有些场合还是需要纸质版,比如开户、租房、办手机卡等。
至于衣服、生活用品、厨房用品,建议到了英国之后再慢慢添置,很多超市、二手市场、学长学姐转让群里都能找到,价格也不贵。
心理准备也别落下
留学不是一场旅行,而是一场“自我成长”的旅程。刚到一个陌生的国家,语言、文化、饮食、社交方式都不一样,很多人会经历“文化冲击”或“孤独期”。这很正常,但你最好提前有个心理准备。
可以尝试:
- 多交朋友,别把自己关起来:哪怕一开始不太会说英语,也别怕开口。英国同学其实很包容,你主动一点,他们也会回应你。
- 加入中国学生会或社团:很多学校都有CSSA(中国学生学者联合会),他们会组织各种活动,帮你快速认识人,也能缓解思乡情绪。
- 定期和家人沟通:别觉得不好意思,打个视频、聊个语音,对情绪调节很有帮助。
留学的开局真的很重要,能不能顺利适应,往往决定了你整年的状态。与其到了英国再手忙脚乱地补救,不如提前做好准备,把每一个环节都安排得明明白白。
这些经验,都是由在读学长学姐们亲身踩坑总结出来的。希望你能在英国顺利落地、顺利注册、顺利开启属于你的留学生活。等你真正融入之后,你会发现,这段旅程远比你想象的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