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各大社交平台上,经常能看到很多学生和家长问“什么排名最权wei/最值得参考?““世界前200之后的大学还值得去吗?”“前30和前50的学校差距大吗?”等诸如此类的问题。学校的排名仿佛超越了排名本身,已经牵涉到了个人尊严和家庭荣耀。那么,到底哪些排名值得关注?综合排名和专业排名,究竟哪种更值得参考呢?
大学排名的前世今生
首先要向大家阐明的是,没有哪个排名代表世界各国政府和国家立场,也没有所谓的“最权wei的排名”一说。我们常见的大学排名都来源于媒体、杂志或第三方机构,如美国的《美国新闻与世界报道》(U.S. News)杂志、英国的高等教育咨询公司QS、《泰晤士高等教育》杂志、加拿大的《麦克林》杂志、中国的上海软科公司等。只是经过多年的沉淀和大众的综合比较,最终形成了如今备受认可的四大世界大学排名榜单:QS世界大学排名,U.S. News世界大学排名,泰晤士高等教育世界大学排名和上海软科世界大学学术排名。
这四大榜单评判的侧重点各有不同,也直接导致了即便是同一所大学,在不同榜单上的位置有时也会大相径庭。例如,美国圣路易斯华盛顿大学在2023年U.S.News世界大学排名中位居第32,而在2023年QS世界大学排名中,却排在百名开外,位列第118.
专业排名亦是如此。根据QS世界大学学科排名标准,它对大学专业的评估由5部分组成,分别是学术声誉、雇主声誉、篇均论文引用率、H指数(大学已出版论文的数量和质量)以及国际研究网络(即专业所在高校的国际影响力)。由于不同学科在论文发表上存在差异,因此每个学科的指标权重也不能一概而论。例如,在论文发表频率很高的医学领域,论文引用相关的权重占比在25%左右;对于历史等论文发表频次较低的学科,论文相关指标占比仅占15%左右。此外,对于艺术和设计等实践性非常强的学科而言,考评论文的意义并不大,因此雇主和学术声誉的调查结果则成为重点。
可见,排名更多的是对部分特点的重点展示,并不能完整反映 一所大学或者一个专业的全貌。那么就需要我们在选择适合自己的院校和专业时,先读懂排名的评分标准,再根据实际情况去判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