破除偏见,共筑未来:《人民日报》驳斥海归人才四大错误论调-新东方前途出国

您的位置: 首页>顾问中心>丁璐>日志>破除偏见,共筑未来:《人民日报》驳斥海归人才四大错误论调

欢迎向我提问

*顾问预计24小时内解答,并通过短信方式通知您

丁璐

丁璐

亚洲英语系留学顾问

    获取验证码
    向TA提问

    温馨提示

    您当前咨询的顾问所在分公司为 济南 为您推荐就近分公司 - 的顾问

    继续向丁璐提问 >
    预览结束
    填写信息下载完整版手册
    获取验证码
    一键解锁留学手册
    在线咨询
    免费评估
    留学评估助力院校申请
    立即评估
    定制方案
    费用计算
    留学费用计算器
    电话咨询
    预约回电

    顾问将于15分钟内回电

    获取验证码
    立即预约
    咨询热线

    小语种欧亚留学
    400-650-0116

    导航

    破除偏见,共筑未来:《人民日报》驳斥海归人才四大错误论调

    • 研究生
    • 留学新闻
    2025-07-19

     

    近日,《人民日报》发表评论文章,针对社会上关于海归人才的四种片面论调予以有力驳斥,呼吁以客观、理性的视角看待留学归国群体。在全球化与本土发展深度融合的今天,海归人才正以其独特的国际视野与专业能力,成为推动中国创新发展的重要力量。


    一、驳斥四大错误论调,还原海归真实价值

    1. “回国养老‘摘桃’论”

      • 事实:中国科研环境与创新能力已跻身世界前列,海归人才凭实力立足。截至2023年,70%以上的国家重点项目学科带头人70%以上的教育部直属高校校长及多数三甲医院院长为留学回国人员。

      • 案例:如西湖大学施一公、清华大学薛其坤等科学家,归国后引领前沿领域突破。

    2. “回国人才‘二流’论”

      • 核心:中国评判人才的标准是“真才实学与实际贡献”,而非留学背景。海内外人才在科研资助、职称评定等方面一视同仁。

    3. “出国留学‘原罪’论”

      • 政策立场:中国始终坚持“支持留学、鼓励回国、来去自由、发挥作用”十六字方针。跨国学习是技术互鉴、缩短差距的重要路径。

    4. “内外人才‘对立’论”

      • 共赢逻辑:海归的国际视野与本土人才的实践经验互补,共同推动产业升级。例如,大疆创新、商汤科技等企业团队均融合两类人才优势。


    二、政策红利:海归“归巢”之路越走越宽

    为吸引留学生回国,各地推出落户、创业、选调生等精准支持政策:

    1. 一线城市“抢人大战”升级

    • 北京:“优培计划”认可2024年软科世界大学学术排名前100院校毕业生;

    • 上海:选调生范围参照留学生直接落户高校名单;

    • 广州/深圳:提供至高300万元创业补贴,简化落户流程。

    2. 新一线城市开放定向选调

    • 成都:最新公布54所海外高校毕业生可参加定向选调,其中25所名校不限专业;

    • 武汉/杭州:对海归提供购房补贴、科研启动资金等支持。


    三、时代风向:留学与归国的双向奔赴

    “人才的流向,也是时代的风向。”

    • 留学价值:获取前沿知识、跨文化能力与全球视野;

    • 归国意义:将国际经验转化为本土创新动能,助力“卡脖子”技术攻关与产业升级。

    正如《人民日报》所言:“我们既需要‘把论文写在祖国大地上’的本土栋梁,也需要‘带着全球经验解决问题’的海归力量。”


    结语:打破标签,共绘未来

    留学不是为了“镀金”,而是为了成长;归国不是为了“摘桃”,而是为了耕耘。在祖国日益开放包容的舞台上,海归人才正与本土人才携手,共同书写中国发展的新篇章。

    无论选择何方,心怀家国,自有天地!

    (文中政策信息以各地官方最新公告为准)

    更多详情
    推荐阅读 换一换
    温馨提示

    您当前咨询的 丁璐 顾问,所在分公司为 - ,已为您推荐就近分公司 - 的顾问。

    以下为-分公司顾问:

    继续向丁璐提问
    提交成功

    稍后会有顾问老师反馈评估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