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理有很多项目,乍一看门槛很低。但真的要去申请,却发现拿不到offer。
因为它们往往有一项隐性的要求:全职工作经验。
我们以泛商类专业为例,以下项目都是偏好有全职工作经验的:
Master of Science in Global Business and Decision Analysis
MSc in ESG and Sustainability
Master of Science in Knowledge and Technology Management
MSc in Global Supply Chain Management
Master of Science in Industrial Logistics Systems
这个比例可以说是非常高了。如果再算上纯商科的BA、HRM、MKT,港理整个商科、泛商领域,适合应届生的就没几个项目了。
加上商科的常见退阶选项——社科类专业,港理的供应也严重不足。因此整个港理对商科生,是不太友好的。
当然,这一偏好我们也可以反过来利用。
比如我们曾经帮助本科是化学专业、且均分不到80的同学,申请到了港理的Master of Science in Information Technology;
也曾经帮二本、均分仅80分的同学,申请到了MSc in Human Resource Management。
这些成功案例,靠的都是他们与所申专业对口的长期且好的工作经验。
那为什么港理看重工作经验的风气,远超其它同类院校呢?
这可能和它前身是理工学院有关。港理从设立之初,就承担着“职业与专业教育”的使命。
从学院升级到大学之后,依然专注于“专才教育+应用科研”。
所以对于港理,从选校到申请,软实力的重要程度甚至可能大于硬性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