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 年 6 月 30 日,当不少同学还在纠结暑期实习时,南洋理工大学悄悄扔下一枚“炸弹”——7 月 1 日至 8 月 31 日首次开放授课型硕士提前批申请。消息一出,港新留学圈瞬间沸腾:港校 TOP4 刚刚在六月末七月初“三连开”,新加坡这边就迅速跟进,26Fall 的抢位战比往年来得更早、更猛。
为什么说这是“剧本改写”?过去,南洋理工虽然与新加坡国立大学并称“新二”,却始终坚守常规轮次;国大虽有多年提前批经验,但门槛高、名额少,更多时候是“神话”而非“选项”。今年,南洋理工不仅打破惯例,还把时间拉长到整整两个月,并明确承诺“提前批未录取将自动转入常规轮”,等于给申请者加了一次“免费复活赛”。更耐人寻味的是那句“by invitation only”,尚未公布受邀标准,却已吊足名校控、竞赛党、科研狂热者的胃口。
港校与新加坡的“联卷”效应也愈发明显:香港中文大学 6 月 26 日商学院开闸,港大、港科大、港理工 7 月 2 日全面跟进;南洋理工 7 月 1 日提前批上线,时间几乎无缝衔接。表面看是日程提前,深层却是优质生源的争夺升级。对于申请者而言,早轮意味着更早拿到 offer、更早结束焦虑,但也意味着准备周期被压缩:雅思 7 分、GPA 85+、名企实习、科研论文……所有履历必须“一次成型”。
热门赛道也愈发清晰:计算机科学、人工智能、金融三大板块依旧是“重灾区”。尤其是 AI 方向,新加坡国立大学“人工智能与创新”、南洋理工“应用人工智能计算”等项目自带流量,竞争强度可想而知。金融专业更是“卷王”,语言、标化、实习、面试,每一关都在筛选“六边形战士”。
26Fall 的申请季已经不再是“金九银十”,而是“七上八下”。提前批不是可选项,而是必争之地。想在新剧本里拿到主角,办法就是提前半年甚至一年完成背景升级,把“Plan B”直接升级为“Plan A”。

- 擅长申请:
- 中学,本科,研究生
- 擅长专业:
- 人文社科,商科,金融,理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