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从新亚讲堂走出的思想火种
1963年,香港中文大学由新亚书院、崇基学院和联合书院合并而成,从一开始就肩负着“结合传统与现代、融会中西文化”的独特使命,立志培育既有国际视野、又有本土情怀的人才。
从胡适、钱穆、唐君毅到今日的人工智能、中医药、商业管理等世界前沿研究,港中文始终是思想碰撞与知识创新的热土。一代又一代“中大人”在这里思索、质疑、创新,把书斋里的智慧带到社会与世界。
作为香港规模zui da的研究型大学,港中文拥有9大学院,囊括诺贝尔奖、菲尔兹奖、图灵奖、拉斯克奖及香农奖得主任教,奠定了它在全球学术地图上的重要一席。
2
学科实力:有影响力,才有话语权
在2026年QS世界大学排名中,港中文位列全球第32位,其中文化研究、新闻传播、中医药等7个学科跻身全球前15,充分展现了跨学科的综合实力。
中大培养出多位national科学院院士、知名企业家、部长级官员和亚太地区有影响力的学者,是学术、科技、政商界的“人才摇篮”。
医学院在癌症免疫治疗、中医现代化等领域不断取得突破,论文多次登上《Nature》《The Lancet》等国际顶刊;商学院是全球少数同时拥有AACSB、EQUIS、AMBA三重国际认证的学院,常年稳居世界商学院排名前列。
BEST院系一览
-
中医学院:与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共建国际研究平台,把中药标准推向全球,研究成果已被世卫组织采纳。
-
新闻与传播学院:瞄准新媒体与AI传播伦理,获Meta、Google支持打造“亚洲数字传媒实验室”。
-
计算机科学与工程学院:在人工智能、量子算法、图神经网络等前沿领域持续领先,牵头建设香港firstAI治理研究中心。
3
专业与创新:传统底色,前沿舞台
香港中文大学下设9大学院、70多个本科专业,横跨人文、科技、医学、商管等领域,形成独具“中西汇通”特色的跨学科创新网络。
-
中医药与精准医疗:依托“中医药创新研究中心”,研发AI智能辨证系统,提升中医诊疗精准度,已在粤港澳大湾区试点推广。
-
人工智能与智慧城市:牵头建设香港first“AI治理与伦理研究平台”,与清华、牛津等国际名校合作智慧交通系统,实测已助力缓解沙田区高峰时段拥堵。
-
文化传播与新媒体:新闻与传播学院携手Meta成立“亚洲数字传媒实验室”,研发AI内容识别和治理技术,在香港及东南亚媒体集团试点应用,助力构建健康舆论环境。
4
校园生活:山海之间,书声与远方
港中文主校区位于新界沙田,依山傍水,俯瞰吐露港,总占地137.3公顷,是香港面积zui da的大学校园,也被誉为“亚洲zui美校园”之一。
“中大科学园连接区”与香港科学园无缝衔接,形成从基础研究到产业孵化的创新走廊,催生了无数初创企业和科研成果落地。
学校实行“全人教育”,提供书院导师、学术导师、职业顾问三重支持,平均师生比仅1:14,让学生在学习、研究、就业规划上都能得到充分引导。
校内拥有8大图书馆,总藏书量超过400万册,涵盖中文、医学、科技等领域,是香港藏书\丰富的高校之一。
5
知名校友:从学思楼走向世界
-
高锟:被誉为“光纤之父”,2009年诺贝尔物理学奖得主,为全球信息社会奠定基石。
-
林郑月娥:香港特别行政区first女性行政长官,推动香港多项重要政策落地。
-
赵启正:前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主任,中国公共外交代表人物之一。
-
莫理斯:全球著名肠胃病学PRO,曾任中大校长,领导抗击SARS团队,被誉为“香港良心”。
在这里,传统与现代同在,中西文化交融激荡。
在这里,一代代学子以思想为炬火,把理想写进现实。
香港中文大学,等你来与世界对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