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门科技大学在生物医药与健康科学领域取得了多项重要研究成果,涵盖了药物研发、肿瘤治疗、中医药质量研究、精准医学、生物信息学等多个方面。以下将结合我搜索到的资料,详细阐述澳门科技大学在该领域的研究成果。
一、药物研发与创新
澳门科技大学在药物研发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果。例如,健康科学学院开发了一种自组装纳米药物,用于提升靶向乳腺癌治疗的效果。此外,该学院还发现了一种新的肿瘤免疫逃逸机制,为抗肿瘤免疫治疗提供了新的靶点。在药物开发方面,学院还研发出一种治疗多重耐药鲍曼不动杆菌感染的新药,该药物已发表在《Chemical Engineering Journal》、《Advanced Science》和《Science Advances》等国际知名期刊上。
在中医药领域,澳门科技大学的中医药学院在小儿柴桂退热颗粒的质量控制方面进行了深入研究。通过 超高效液相色谱法(UPLC) 建立了该药物的指纹图谱,并进行了聚类分析和主成分分析,结果显示该方法能够有效区分不同批次样品的相似性,为药物质量评价提供了科学依据。此外,澳门科技大学还参与了白云山板蓝根研究成果的澳门转化项目,推动中药在澳门的产业化。
二、肿瘤与精准医学
澳门科技大学在肿瘤研究和精准医学领域也取得了重要突破。健康科学学院的精准肿瘤学前沿科学中心在癌症免疫治疗、肿瘤微环境、肿瘤转移等方面开展了多项研究。例如,学院开发了基于循环肿瘤细胞-类器官培养模型的难治性乳腺癌精准医疗研究,并提出了调整肠道微生态以增强PD1抗体治疗非小细胞肺癌效果的新策略。这一策略在《Gut》期刊上发表,被认为是全球人参抗癌基础研究的原创性发现。此外,澳门科技大学还与镜湖医院合作,开发了药食同源复杂体系全成分解析关键技术及产品综合开发,推动中医药在精准医疗中的应用。
三、生物信息学与基因组学
在生物信息学和基因组学领域,澳门科技大学的研究团队也取得了显著成果。例如,黄琛博士(现任澳门科技大学中药质量研究国家重点实验室助理教授)专注于生物信息学、创新药物研发及肿瘤治疗领域。他曾在《Biomedicine & Pharmacotherapy》、《Genes》、《Frontiers in Immunology》等国际期刊上发表多篇论文,涉及肿瘤微环境、非编码RNA、呼吸道过敏性疾病等多个研究方向。此外,他还在高通量转录组测序分析和全基因组测序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
四、中医药质量与国际标准
澳门科技大学在中医药质量研究方面也走在前列。学院的中药质量研究国家重点实验室是国家首家中医药领域国家重点实验室,已建成全球TOP中药创新平台。该实验室不仅多次获得澳门科技特别奖和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还与美国和欧盟药典开展广泛合作,为10余款中药制定了世界标准。此外,实验室还致力于中医药国际化,通过新兴技术赋能,加速构建国际认可的中医药标准。
五、生物医学工程与转化医学
澳门科技大学在生物医学工程和转化医学领域也取得了重要进展。例如,学院开发了数字微流控癌症药物筛选系统,并推出了小核酸药物口服递送系统的研发。此外,学院还与镜湖医院合作,开发了远红外线照射治疗血栓闭塞性脉管炎的临床疗效和作用机理研究。这些研究成果不仅在学术界获得广泛认可,也为临床应用提供了新的解决方案。
六、跨学科合作与人才培养
澳门科技大学在生物医药与健康科学领域的研究不仅注重学术创新,还强调跨学科合作与人才培养。例如,学院与清华大学、北京大学等高校开展了多次学术交流活动。此外,学院还推出了生物医学科学博士学位课程,与国内外知名生物医学和生物医学工程科学家合作,推动生物医学影像学、大数据、人工智能、3D生物打印、生物材料、医疗机器人、AR/VR等跨学科研究。
七、产学研合作与成果转化
澳门科技大学积极推动科研成果的转化与产业化。例如,学院与万利来(集团)有限公司合作研发了手术排烟循环系统,该设备可在腹腔手术过程中吸收滤除电刀产生的烟雾和超声刀产生的水汽,为医护人员提供更加安全的手术环境。此外,学院还与广药集团合作,推动白云山板蓝根研究成果的澳门转化,成为广药集团澳门国际总部成立后The Frist落地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