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S. News 2025–2026全球大学排名发布:美国稳居科研高地,亚洲高校持续上扬,该如何理性看榜单?-新东方前途出国

0571-56667666
您的位置: 首页>顾问中心>俞浙华>日志>U.S. News 2025–2026全球大学排名发布:美国稳居科研高地,亚洲高校持续上扬,该如何理性看榜单?

欢迎向我提问

*顾问预计24小时内解答,并通过短信方式通知您

俞浙华

俞浙华

美国高中本科部咨询顾问

    获取验证码
    向TA提问

    温馨提示

    您当前咨询的顾问所在分公司为 杭州 为您推荐就近分公司 - 的顾问

    继续向俞浙华提问 >
    预览结束
    填写信息下载完整版手册
    获取验证码
    一键解锁留学手册
    在线咨询
    免费评估
    留学评估助力院校申请
    立即评估
    定制方案
    费用计算
    留学费用计算器
    电话咨询
    预约回电

    顾问将于15分钟内回电

    获取验证码
    立即预约
    咨询热线

    小语种欧亚留学
    400-650-0116

    导航

    U.S. News 2025–2026全球大学排名发布:美国稳居科研高地,亚洲高校持续上扬,该如何理性看榜单?

    • 本科
    • 留学新闻
    2025-06-28

    U.S. News 2025–2026全球大学排名发布:美国持续领跑科研赛道,亚洲高校表现稳中有升,榜单该怎么看?

    U.S. News 最新发布了 2025–2026 年度全球大学排名,再次引发了对国际高等教育格局的关注。这份榜单主要依据高校在学术研究、国际影响与科研产出等方面的表现,成为学生与家庭在国际申请路径中重要的参考之一。

    不同于 U.S. News 的“美国本土综合大学排名”,该榜单以研究为核心,对计划多国联申或申请研究型项目的学生尤其具有参考价值。


    一、排名覆盖广,评价维度稳定,美国高校学术影响持续占据优势

    本年度全球榜单评估了来自10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2250所高校,并涵盖了区域性排名(如亚洲、欧洲、北美等)以及超过45个国家的独立榜单。此外,围绕医学、工程、计算机等专业领域,U.S. News 还设立了50余个专业排名,帮助申请者更具体了解高校在不同领域的研究表现。

    本年度评分标准与以往基本一致,核心指标包括:

    • 全球和地区学术声誉

    • 论文发表数量与影响力

    • 国际科研合作情况

    • 高被引论文占比与引用总量

    • 学科建设与研究资源投入

    这些指标突出体现出高校在科研生态和学术传播方面的能力。

    在上述体系下,排名前十的高校依然以美英高校为主:

    排名 学校
    1 哈佛大学
    2 麻省理工学院
    3 斯坦福大学
    4 牛津大学(英国)
    5 剑桥大学(英国)
    6 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
    7 伦敦大学学院(UCL)
    8 华盛顿大学西雅图分校
    9 耶鲁大学
    10 哥伦比亚大学

    美英高校在全球学术系统中依然保持突出的整体表现,尤其在科研影响力、国际合作深度、学术声誉等方面,保持了稳定的优势地位。


    二、亚洲高校持续发力,中国多所高校位次上升

    近年来,亚洲高等教育体系整体发展加速,多国高校逐步提升了在国际榜单中的存在感。本次排名中,中国大陆多所研究型高校在论文产出、科研合作和学科影响力等方面取得显著进展。

    • 清华大学、北京大学继续稳居全球百强前列,部分院校如复旦大学、上海交通大学、浙江大学在相关领域表现不断加强;

    • 中国香港地区如香港大学、香港科技大学、香港中文大学等也在区域排名中保持稳定;

    • 新加坡、日本、韩国的若干大学依然在工程、技术与基础科研领域具备广泛认可度。

    整体来看,亚洲高校在国际研究舞台上的参与度和活跃度正在不断增强,正在成为世界高校格局中的重要力量。


    三、区域趋势速览:多国高教体系持续调整

    从区域角度来看,不同国家和地区在排名中的表现呈现以下特征:

    • 美国:研究型高校表现持续稳定,公私立机构共同推动科研产出与跨领域合作;

    • 英国:传统研究型大学在声誉和学术表现方面维持优势,但部分院校在国际生源竞争中面临压力;

    • 澳大利亚:部分高校排名有所波动,整体仍保持区域竞争力;

    • 中国大陆与香港:多校位次上升,显示出科研政策与国际化战略初见成效;

    • 其他亚洲国家:如新加坡国立大学、东京大学、首尔大学等在特定学科领域维持高水平表现。


    四、顾问建议|排名之外,更重要的是“适合自己的学校”

    每年榜单一发布,学生和家长最常问的还是:“这个学校名次高,是不是就更值得申请?”

    作为升学顾问,我们认为:排名是一种观察全球趋势的窗口,但选校决策不能仅靠“数字”。 更应关注以下四个方面:

    🎯 1. 专业资源匹配

    是否拥有你感兴趣方向的课程设置、学科支持和实验平台?
    例:有些学校整体排名不靠前,但在某些学科领域深耕多年,学术资源非常成熟。

    🧭 2. 区域资源与行业联系

    所在城市或地区是否拥有相关行业的实习机会?该校在本地或国际企业中是否具备良好口碑?

    📈 3. 学术发展与职业路径

    该校是否具备科研延展性?是否有硕博衔接项目或国际交换项目?毕业后的发展去向是否与自身目标一致?

    🧠 4. 个性化适应度

    校园文化、学术氛围、学习节奏是否与自己的学习方式匹配?是否能获得心理与社交支持?


    五、结语:在“看排名”之外,练就“选校力”

    U.S. News 全球排名为我们提供了一份结构清晰、数据详实的高校评估框架,也帮助我们理解哪些学校在学术研究与国际影响中占有相对优势。但榜单之外,真正的决策需要建立在深入了解自身定位的基础上。

    在选校前,家长和学生不妨思考三个关键问题:

    • 我的学术目标是什么?

    • 哪类学习环境能激发我的潜能?

    • 毕业后我想成为什么样的人?

    我们相信,真正有价值的留学规划不是“追高排名”,而是用专业思维理解榜单、用理性判断匹配院校。当你在数据背后读懂教育的本质,便能找到属于自己的那条成长路径。


     

    U.S. News 2025–2026全球大学排名发布:美国持续领跑科研赛道,亚洲高校表现稳中有升,榜单该怎么看?

    U.S. News 最新发布了 2025–2026 年度全球大学排名,再次引发了对国际高等教育格局的关注。这份榜单主要依据高校在学术研究、国际影响与科研产出等方面的表现,成为学生与家庭在国际申请路径中重要的参考之一。

    不同于 U.S. News 的“美国本土综合大学排名”,该榜单以研究为核心,对计划多国联申或申请研究型项目的学生尤其具有参考价值。


    一、排名覆盖广,评价维度稳定,美国高校学术影响持续占据优势

    本年度全球榜单评估了来自10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2250所高校,并涵盖了区域性排名(如亚洲、欧洲、北美等)以及超过45个国家的独立榜单。此外,围绕医学、工程、计算机等专业领域,U.S. News 还设立了50余个专业排名,帮助申请者更具体了解高校在不同领域的研究表现。

    本年度评分标准与以往基本一致,核心指标包括:

    • 全球和地区学术声誉

    • 论文发表数量与影响力

    • 国际科研合作情况

    • 高被引论文占比与引用总量

    • 学科建设与研究资源投入

    这些指标突出体现出高校在科研生态和学术传播方面的能力。

    在上述体系下,排名前十的高校依然以美英高校为主:

    排名 学校
    1 哈佛大学
    2 麻省理工学院
    3 斯坦福大学
    4 牛津大学(英国)
    5 剑桥大学(英国)
    6 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
    7 伦敦大学学院(UCL)
    8 华盛顿大学西雅图分校
    9 耶鲁大学
    10 哥伦比亚大学

    美英高校在全球学术系统中依然保持突出的整体表现,尤其在科研影响力、国际合作深度、学术声誉等方面,保持了稳定的优势地位。


    二、亚洲高校持续发力,中国多所高校位次上升

    近年来,亚洲高等教育体系整体发展加速,多国高校逐步提升了在国际榜单中的存在感。本次排名中,中国大陆多所研究型高校在论文产出、科研合作和学科影响力等方面取得显著进展。

    • 清华大学、北京大学继续稳居全球百强前列,部分院校如复旦大学、上海交通大学、浙江大学在相关领域表现不断加强;

    • 中国香港地区如香港大学、香港科技大学、香港中文大学等也在区域排名中保持稳定;

    • 新加坡、日本、韩国的若干大学依然在工程、技术与基础科研领域具备广泛认可度。

    整体来看,亚洲高校在国际研究舞台上的参与度和活跃度正在不断增强,正在成为世界高校格局中的重要力量。


    三、区域趋势速览:多国高教体系持续调整

    从区域角度来看,不同国家和地区在排名中的表现呈现以下特征:

    • 美国:研究型高校表现持续稳定,公私立机构共同推动科研产出与跨领域合作;

    • 英国:传统研究型大学在声誉和学术表现方面维持优势,但部分院校在国际生源竞争中面临压力;

    • 澳大利亚:部分高校排名有所波动,整体仍保持区域竞争力;

    • 中国大陆与香港:多校位次上升,显示出科研政策与国际化战略初见成效;

    • 其他亚洲国家:如新加坡国立大学、东京大学、首尔大学等在特定学科领域维持高水平表现。


    四、顾问建议|排名之外,更重要的是“适合自己的学校”

    每年榜单一发布,学生和家长最常问的还是:“这个学校名次高,是不是就更值得申请?”

    作为升学顾问,我们认为:排名是一种观察全球趋势的窗口,但选校决策不能仅靠“数字”。 更应关注以下四个方面:

    🎯 1. 专业资源匹配

    是否拥有你感兴趣方向的课程设置、学科支持和实验平台?
    例:有些学校整体排名不靠前,但在某些学科领域深耕多年,学术资源非常成熟。

    🧭 2. 区域资源与行业联系

    所在城市或地区是否拥有相关行业的实习机会?该校在本地或国际企业中是否具备良好口碑?

    📈 3. 学术发展与职业路径

    该校是否具备科研延展性?是否有硕博衔接项目或国际交换项目?毕业后的发展去向是否与自身目标一致?

    🧠 4. 个性化适应度

    校园文化、学术氛围、学习节奏是否与自己的学习方式匹配?是否能获得心理与社交支持?


    五、结语:在“看排名”之外,练就“选校力”

    U.S. News 全球排名为我们提供了一份结构清晰、数据详实的高校评估框架,也帮助我们理解哪些学校在学术研究与国际影响中占有相对优势。但榜单之外,真正的决策需要建立在深入了解自身定位的基础上。

    在选校前,家长和学生不妨思考三个关键问题:

    • 我的学术目标是什么?

    • 哪类学习环境能激发我的潜能?

    • 毕业后我想成为什么样的人?

    我们相信,真正有价值的留学规划不是“追高排名”,而是用专业思维理解榜单、用理性判断匹配院校。当你在数据背后读懂教育的本质,便能找到属于自己的那条成长路径。


     

    更多详情
    推荐阅读 换一换
    温馨提示

    您当前咨询的 俞浙华 顾问,所在分公司为 - ,已为您推荐就近分公司 - 的顾问。

    以下为-分公司顾问:

    继续向俞浙华提问
    提交成功

    稍后会有顾问老师反馈评估结果

    https://liuxue.xdf.cn/blog/blog_7618401.shtml?from=copy_websha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