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春藤北京总部外教导师Jaw W.(加州大学圣地亚哥分校城市规划学士,超级五校&藤校offer大满贯导师)
Jaw导师具备丰富的美国本科与中学升学规划经验,擅长挖掘学生文书故事与定制多元选校路径,并定期参加各核心城市的团队培训与案例指导,有效帮助学生规避信息误区,科学提升录取胜算。
“中国留学生要完蛋了!”——近几年,每当加州大学(UC)系统高调提倡“优先本州学生”,伯克利等校国际生名额收紧时,类似观点就在家长和学生圈流传。然而,2024年数据显示,国际生实际录取稳定甚至微涨,真正被“挤出”UC系统的,是来自美国本土其他州的学生。政策、财政与招生结构的变化,背后隐藏着怎样的底层逻辑?国际生未来的竞争优势在哪里?本篇将结合最新录取数据,剖析UC招生体系的变化趋势。
一、本州生“优先录取”政策溯源
自2020年后,UC伯克利国际生录取一度大幅缩减。政策层面,加州要求三大校区(伯克利、洛杉矶、圣地亚哥)将非本州生本科比例降至18%,并承诺以专项资金补贴生源结构调整带来的缺口。但2024年,加州政府15亿美元的预算仅停留在方案阶段,实际拨款远低于预期,学校财政压力进一步增加。
二、财政压力与录取结构变化
过去三十年,UC伯克利获得的州政府经费占比从近50%降至14%。补足缺口的主要手段,就是学费,而国际生及外州生的学费约为本州生的两倍。因此,在本地生比例持续上升的背景下,外州学生的空间被不断压缩,国际生的录取份额却基本保持稳定(约10-15%),成为平衡多元化与经费需求的重要群体。
三、数据透视:国际生录取稳定,外州学生被挤压
最新数据显示,21-24年,UC系统外州美国学生人数下降8.14%(47,196降至43,356),国际学生数量小幅上升0.54%(29,389升至29,548)。以伯克利为例,2024年国际生录取人数远超过前一年预期,其他主流分校也延续了国际生录取稳定、外州生名额下滑的趋势。无论是多元化还是财政考虑,国际生都成为UC系统重要的“平衡点”。
四、结语与建议
-
UC录取结构调整后,首当其冲影响的是美国本土外州学生,国际生录取份额保持稳定,未来仍具一定吸引力。
-
家庭在美本及UC选校时,应关注政策变化、财政结构和“国际生录取”背后的逻辑,避免受焦虑和信息噪音误导。
-
建议结合数据分析、个性化服务和实际经历,科学规划选校与申请路径,实现从学校选择到最终录取的有序推进。
如需进一步了解UC及美本录取趋势,或了解导师团队与服务详情,欢迎留言咨询或预约交流。